金秋十月,硕果累累;金秋十月,本是收获的季节,喜悦的时刻。
但金秋十月的《九层糕》却是一片肃杀:从四月开始重点投稿的“学习强国”,在经过几个月的喜悦后,在金秋十月颗粒无收;《温州日报》的“夜读”频道也同样关闭了大门;其他的报刊杂志仿佛事先约定好了似的,集体保持沉默。金秋十月,这是创办个人微信公众号《九层糕》以来最惨淡的一个月。金秋十月,肃杀的《九层糕》!
好在东方不亮西方亮。在《简书》上倒是收获了意外的惊喜:先是参加“日更挑战”,到今天正好20天,不出意外的话,将获得“日更挑战”的第一个头衔:“日更达人20天专属徽章”一枚;《乡情:童年的大榕树》荣登18日的排行榜第62位,《乡情:鱼中君子话田鱼》更上一层楼,在27日的排行榜上位列第52位,虽然和牛人、达人相比差距巨大,但对于还不是“简书创作者”的我来说也算是一个很好的鼓励,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昨晚和好友苏兄在渔娘酒店夜宵喝酒。你一杯,我一杯,推杯换盏数巡之后,已是微有醉意。苏兄也借酒劲直抒胸臆,痛快淋漓地把《九层糕》批了一顿。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条:一是文章情节结构缺乏矛盾,没有冲突的文章难以成为好文章;二是太着急,写作是精雕细磨的工作,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性子;三是《乡情:当年漫山遍野的山茶花》写得不好。苏兄脾气一贯好,基本不会说人坏话,估计是黄汤的原因,所以说起话来也就毫无顾忌。尤其是我刚刚吹了牛,在微信朋友圈大大吹嘘着拙作《乡情:当年漫山遍野的山茶花》,把《乡情:当年漫山遍野的山茶花》吹捧为“我写的最满意文章”之际,结果就被当场泼了一盆冷水。
但苏兄之言确实中肯,可谓直刺痛点,切中要害。
苏兄乃写中高手,其文多见于《长江日报》等高档次报刊,时常和国内名家大咖同台亮相;中国作家网的重点推荐、首页推送也经常出现苏兄大名;最近又有名家大编为之作序,即将出版新书《人间温度》。苏兄虽也经常混迹红尘,但却经常独自一人跑到深山老林,在幽静的山村思考打坐,著书立说。相比苏兄,我只是“写事情”,但苏兄是真正的“写文章”。况且苏兄之言出发点是为我好,目的是帮助我提高写作水平。所以仔细回想苏兄之言,尤其是酒后的肺腑之言,真是入木三分,顿觉醍醐灌顶,恍若大梦初醒,愈发觉得自己的不足,愈发觉得自己的骄傲自满,愈发觉得自己的急功近利,拿佛家的话说,应该是着相了。
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性子。也许觉悟了这一点,那就是金秋十月最大的收获。
让写作,使快乐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