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老家有个奶奶说过:人最好的年龄是十来岁,今年十来岁,来年还是十来岁。过了二十,一晃眼就到三十、四十、五十……
可能那时的我是十来岁,所以不太明白这句通俗的话语背后是一个老人对时间的感慨。
渐渐的,自己现在也三十多岁了。回想一下,从二十岁以后,好像时间确实转瞬即逝,总是在不经意间偷偷溜走。
那过去的日子,我们留下了些什么呢?断断续续的记忆,破碎的残片。很难将这些过去串联成一部完整的电影。
从小我就喜欢写日记,记录自己的日常,也写些自己内心的开心、疑惑、抱怨和黑暗的想法。发生了让人不愿提起的事情后,就再也不敢写日记了。
可对记录这件事,还是很热衷。人生匆匆,总想在时间这条长河里留下点什么。
现在很多人喜欢发微博,发朋友圈,这也何尝不是一种记录的方式。而我,仍然喜欢用文字留下时间的印记。
海燕老师说,她很羡慕欧姐,可以在看综艺的过程中,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我也很羡慕!因为我无法做到同时做两件事。读书时,很多人喜欢边听歌边学习,也有的人会听广播。但是我却做不到。不管是学习还是写东西的时候,必须保持思维在一个点上,如果几个点同时进行,那么一件事也做不好。因此,每天我都会预留半个小时来回忆一天中点点滴滴。
和孩子们在一起时,总是会发生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上学期每天记录着和孩子们相处的印记,一学期下来已有八万多字。这学期开学三周,也有了两万多字。这些数字真真切切留下了时间的印记。
除去记录些和孩子们之间的记录,自己还有个私人《日课》,记录些个人私密的想法。因为我也很难随时保持积极向上而又阳光的心态,偶也会有抱怨和黑暗的一面。我不愿将自己的这一面暴露在众人面前,就当作是树洞一样每天来写写。
张祖庆老师说写作是精彩活着的证据,写作也是为了遇见未知的自己、同道和知音。
在21天的挑战中,看到很多老师的文字,感受老师们精彩的生活和想法,不仅是一种学习和积累,更是一种力量,指引着自己前进。
我很喜欢这种“被计划”式的记录,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取长补短,相互欣赏,互通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