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吼孩子时,你知道孩子的感受吗?
之前在网上看过一本绘本叫《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故事大意是说:一天早上,企鹅妈妈发脾气了,冲着小企鹅大吼大叫。结果,小企鹅吓得全身都散开飞跑了。
头飞到了宇宙,肚子落到了大海,翅膀掉到了热带丛林,嘴巴插在了高山上,尾巴落在了街道上,最后只剩一双脚,跑啊跑啊。
想叫没有嘴,想找没眼睛,想飞没翅膀,就这样一直跑到了撒哈拉沙漠。小企鹅跑累了,这时发脾气的妈妈开船来找它。
妈妈找到了它身体的其余部分,并重新缝好连上,然后和小企鹅说了声“对不起”,就一起回家了。
从这本绘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小企鹅就是孩子的化身,我们身为父母对孩子大吼大叫时,孩子就像小企鹅一样内心是恐惧的,甚至瑟瑟发抖地想逃离。
想起自己偶尔也会对孩子发火,有次还生气地把他抱到门外。
他哭得撕心裂肺,最后看他可怜巴巴才抱他进来。一进门,他就抱住我的大腿说:“妈妈,不敢了。”
我轻轻抱起他,帮他擦干眼泪说:“对不起,妈妈不该对你发脾气的。”
下一秒,儿子又和我开心地一起玩,像没发生过任何事一样。
一句简简单单的对不起,孩子就原谅了我们。孩子无条件地爱我们、接纳我们。可是我们身为父母对孩子却诸多要求、挑剔。
当时看到孩子害怕又伤心的表情,真的很后悔、内疚。直到读完小企鹅的绘本时,才深刻自省。
父母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要么造成孩子不自信、没有安全感,要么就是孩子逆反,也变得爱发脾气,或者为了让父母不发脾气,而学得特别乖、刻意讨好别人,变得没有主见。
绘本最后有句书评说:“孩子的心是很柔软的,心碎了,缝补时会疼,缝好了,心里也会留下伤痕。”
02 我们为什么总忍不住吼孩子?
我相信作为父母,谁也不想对自己的孩子发脾气。
明明知道只是一些小事,明明知道对孩子大吼大叫不好,道理我们都明白,但就是忍不住,为什么呢?
1、父母又累又忙又焦虑
很多职场妈妈,既要忙工作,回家还要洗衣做饭,辅导孩子。过分的忙碌,让人焦虑,很容易情绪失控。
当孩子不能控制,未能达到我们的期望时,家长就会为点小事朝孩子又吼又叫。
还有周边的环境影响、学校老师给的压力,大家的攀比心,都加重了家长的焦虑情绪。
孩子比别人少学了焦虑,孩子太贪玩焦虑,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焦虑,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可孩子不是机器,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不是你想怎样就得按照你的要求来。
不要让陷在焦虑中的你,教会孩子的只是无尽的吼叫。
2、原生家庭的影响
小时候,妈妈对我要求严格,只要不听话或者没达到她的期望,就会对我发脾气。
久而久之,为了避免被妈妈骂,我变得特别乖,也把自己真实的情绪和想法压抑了下来。
这样的副作用就是,等到青春期之后开始叛逆,迫切地希望远离父母的掌控。
所以,其实我是很反对妈妈的教育方法,自己做妈妈后心里就暗暗发誓,绝对要做个尊重孩子、给孩子爱和自由的妈妈。
但是,发现自己在教育孩子时,偶尔也会出现小时候妈妈教育我时一样的情景。
好在自己及时意识到这点,常常反省,慢慢改变,自从当了妈,就是一个不断升级的修炼过程。
03 如何不吼不叫管教孩子?
1、学会和孩子商量,并且给出一个指导性的选择
比如带孩子逛商场时,他想买玩具,你说:“不行,买什么买,家里都一大堆玩具了还买。”
这么说孩子听了肯定不乐意,我们经常能看到小孩向父母要玩具不成撒泼哭闹,最后被父母强行拉走的情景。
有一次坤坤也是这样,看到很多玩具,他特别想买警车又想买坦克,而这些玩具家里都已经有了,只是形状不一样。
我没有马上拒绝他,而是说:“你看商场里有很多好玩好吃的,但是妈妈钱没带够,所以你只能挑一件你最喜欢的东西回家。你是想要酸奶、牛奶还是这些玩具呢?对了,这些玩具家里你都有哦。”
他想了一会说:“要酸奶”,然后就离开了玩具堆。
当你给了孩子选择,而不是强硬独裁,孩子感受到了尊重,会更愿意沟通、配合。
让孩子自主选择,也培养了他的独立思考能力,他会考虑自己的得失,从而成为一个有主见的孩子。
2、用孩童般的语气代替命令式安排
比如我儿子玩玩具时丢得到处都是,他奶奶就骂他:“你看看你,玩具弄得乱七八糟,赶紧收回去。”坤坤听完无动于衷,然后还跑开了。
我走过去说:“哎呀,谁在哭啊?坤坤,是你的托马斯和其它小汽车在哭哦,它们说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知道它们家在哪吗?
他说:“知道”
我又说:“那你帮帮它们,送它们回家,好吗?”
他说:“好”
然后他抱起那些玩具说“带你们回家了”,说完就把玩具放回飘窗台了。
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童般的语气代替冷冰冰地命令式安排,效果是不是不一样呢?比吼叫有用多了。
3、用实践结果代替说教,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有时你不让孩子干什么,他偏偏要和你对着干。那就听他的,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比如有次坤坤口渴了特别想喝水,但是水刚煮开很烫,没办法喝。
他不听闹着非要喝,我说:“好,那烫到嘴了,你自己负责啊!”
他拿过杯子喝了一口,就大喊:“啊,烫死了”。
我不动声色,让他为自己不听话的行为尝尝“自食其果”的滋味。
自那之后,他每次喝水前都会先摸摸杯子或者吹一吹之后再喝。
实践的结果对人是最有说服力的,它胜于七寸不烂之舌。
04 育儿即育己
其实说到底,最关键的还是父母要学会平复情绪,你内心平和安宁,孩子才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希望我们都可以用温柔的力量去改变,而不是用愤怒的力量来遗憾。
养孩子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越急越没有效果。
当你吼孩子做事磨磨蹭蹭,吼孩子不认真学习,吼孩子学钢琴不努力时,可以试试把“孩子”换成“自己”。
请你要求自己每天有效率地做事,请你关注自己的工作能力,请你不断充实自己、努力学习提高。
当你减少对孩子的焦虑,更多的关注和提升自己后,再回头看看。
也许你会惊喜地发现,因为你越变越好,孩子也在努力向你学习。
我现在才深刻理解“孩子是天使”这句话,如果不是生了儿子,在养育他的过程中遇到难题,我不会去学习育儿知识、儿童心理学,不会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让自己与孩子一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