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功利性读书,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功利性读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说读书不是出于对知识的探索和渴求,而仅仅是为了功名利禄而读书。
我们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功利性读书,其中最普遍的就是高考。我们学习各种学科,各种知识,做无数遍的练习题、模拟题,都是为了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高中时代的我们真的可以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说到底是我们有多热爱学习,多热爱读书吗?我想有相当多的人都会说:“切,等我考上大学了,我把这些书全部扔掉。”又或者说“谁爱天天背数理化,背公式啊,一点乐趣都没有,但是不学又不行,高考需要啊!”是的,如果不功利性的学习,读再多文学大师的书,考不上大学的话,也只能让人发愁和遗憾。
我还清楚的记得十年前高考过后,我的同学们把书桌里的书、试题卷子全部撕碎从窗户上扔下去了,整个学校好像都被雪花覆盖一样。我能理解当时同学们的心情,压抑了太久,总是需要释放的。当然,扔书的行为我没有参与,我觉得,这些都是我成长的纪念。十年期间,我经过数次搬家,当时的书籍大部分都找不到了,零零散散的还有十几二十本的样子,然而这期间,我很少翻阅它们。
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功利性读书似乎是必须的。因为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我们个人的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上的各种考试拿证,对我们选择工作,提升自己,升职等都有一定性的作用。我们必须选择一些对我们工作学习有利的书籍,而我们个人选择自己喜欢书籍的余地其实是非常的小。
不可否认的是,功利性读书对我们是有好处的。咪蒙曾在书里说,“功利的背后,承认的是你的努力”。
专业书,工具书确实能够对我们的工作、升职加薪、升学有所帮助,也增长了不少知识,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这种读书是没有乐趣的,只是机械性的学习、背诵,违背了快乐阅读的初衷,为了应付考试的读书更是让人感到压力满满,丝毫不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深有感触。我非常喜欢文学大家的作品,对古典书籍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在我上学工作期间,我很少涉猎它们,因为我要看专业性的书籍,我要考试,要背诵,专业书都学不过来,哪还有时间去看我喜欢的诗歌集和散文集啊!我的书架上满满的都是工具书、专业书,我在学习中没有感到一丝的快乐,只是在拿到证书的时候会觉得自己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而已。但是,对于我的思想精神方面而言,没有什么提高。
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曾经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觉得非功利性读书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我们选择的书籍肯定是自己喜爱的,自己感兴趣的,阅读起来也是让人心情愉悦的,这时候的阅读才算是真正的阅读,是为了自己而读,为了思想上的生华而读。
其次,因为心情的变化,回归到快乐阅读本身,我们的潜意识是接受的,是不抗拒的,基于这种阅读,人们才会越来越喜欢读书,会慢慢培养出阅读的好习惯。
我一直坚信,阅读能够给人带来美妙的体验。
所以,对于功利性读书的是与非,只能见仁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