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收到一个亲戚的微信,说同学的妹妹75年的,北大博士学历,问我身边有没有合适的,求速配。
看完这个消息,我马上在脑海里把我认识的未婚男性都过了一遍。好像只有我的同事张扬状况较为接近。
张扬可谓我们部门的颜值担当,西装革履,仪表堂堂。他性格很好,大大咧咧,让人接触起来非常放松,也有东北人的天生幽默感。他有时候会闹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可笑事,但对自己的糗事没有顾忌,经常和我们分享。同事们在一起,有时候就以八卦他的糗事为乐趣。
不过他才80年的,比女博士小五岁。他经常说喜欢邱淑贞那种类型明眸皓齿的小姑娘,肯定不会喜欢一个大他那么多的女朋友。
另外依我对张扬的了解,他肯定不太想结婚,更不会为了结婚而结婚。他现在很享受自己说走就走的生活,有时候让已经为人父、为人夫的我羡慕不已。
除了他,其他久未联系、不了解情况的单身同学,我也不敢贸然给人介绍,因为不知道对方是不想结婚还是其他因素。
提起张扬的情况,我感觉那个女博士或许也是不想结婚,只不过碍于家人或工作环境的压力,不得不找人速配。试想,她在北京读了那么多年书,工作单位也换了几个,同学、朋友、同事应该也有很大的一个圈子,如果想结婚,怎么会耽误到现在。
看到“求速配”三个字,尤其让人感到扎心。似乎这一纸婚约,以及撕去别人眼中的异类这个标签,比婚姻幸福与否更为重要,这样的婚姻又有何质量可言。
在我们这样的社会文化之下,我相信她肯定逃不了父母的苦口相劝,逢年过节时亲戚朋友的追问。在一些流动人口不太多的中小城市,这样的尴尬状况甚至会让家人感觉在街坊邻居面前矮人一头。
我们父母辈的传统价值观笃定地认为,结婚一定比单身好;为了你好,所以要催你结婚,甚至发动亲朋好友为你张罗。他们都希望别人和自己一样,结婚生儿育女,这样才是正统的生活。北京的一些公园里,替子女相亲的老人已经成为一景。
这种观念与我们强调家族和集体主义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族里一荣俱荣,一焚俱焚,一人有难,家族成员都倾力相助。这种浓浓的亲情有利于家族成员在出现重大疾病和财务危机时度过难关,这是我们文化中的优良传统。
但另一面,这种浓浓的亲情和为你好式的关心,如果越了界限,就会成为一条绳索,让人感到窒息。
有人说中国人的关系里缺乏界限感,尤其是父母和子女之间,如果理清这个界限,可能会避免很多矛盾和痛苦。
我是你的父亲,我爱你,我希望你好,但同时我也知道,我从小呵护着长大的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人,她有独立的思想,以后有她自己的人生道路;我可以陪伴着她,给她指引和建议,但我不能替她做出决定和选择,更不能安排她的人生,因为这是属于她的人生。(完)
(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