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七十二变,笑对八十一难”,六小龄童一行演员花十七年来打造国民经典《西游记》,可谓历经八十一难,方取得真经!吴承恩穷尽一生铸就了巨著《西游记》而被世人永久地铭记于心,成为文坛上璀璨的明星;“人的一生只要用心做好一件事就足矣”,六小龄童苦练七十二变,演绎出《西游记》之灵魂,专注于宣传介绍西游文化,成为永远的“猴王”,为自己圆梦。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每个人都是戏中的主角,人生苦短,仅成就一件事、圆一个梦就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生命短暂,精力有限,因此,人必须学会坚持和专注。古往今来,闻名于世的大家大抵只在一个领域做出了他人难以逾越的成绩,他们一生中坚持不懈地在自己认定的领域中不断追求卓越,不东张西望,所以能做到专注,从而成就自我。
然而,在当今这个金迷纸贵、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内心浮躁,耐心有限,急于求成,要想坚持、专注于一件事,委实不易,毕竟成功并不容易,过程艰辛,路途漫漫。现今,人们习惯了快捷,渴望一夜暴富、一举成名,就连对待爱情也不愿多花时间,一夜情、闪婚、闪离,比比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如何坚持,如何会去专注?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状元们又有哪个没有经过一番寒彻骨,就轻轻松松成功的?有哪个不是因为坚持于某一行业而取得傲人成绩的?
有人说,“当代中国没有学者”,起初,对此实在无法理解,中国明明有众多被称为“大家”之人,明明有着数不清的人在搞学术研究,又怎会“无学者”呢?书店里,图书馆中,以及网上,中国人所写的作品,数量实在可观。但是,静下心来反思,现今,自称抑或是被尊称为学者的人,有几个是为学术而创作的呢,又有几个会为了创作而甘于坐在一方小小的桌旁潜心研究写作,心无旁骛,废寝忘食呢?又有几人会不计名利,不计得失地去写作?就如“猴哥”章金莱所说,“现今的影视节目所花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一部电视剧,一部电影,费时多则一两年,少则半年、几个月,再难找出花十七年来创作的影视剧了”,有人会说,这不是代表效率提高了吗?好事啊!可是,质量如何呢?短时间创制的作品是否能像《西游记》般深受观众的喜爱,经久不衰,成为永久地经典呢?一味地追求数量,可曾想到质量无法赶上其脚步?私以为,无论是作家还是导演,演员,要想创作出一流的作品都需戒骄戒躁,学会专注与坚持,毕竟文学和艺术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司马迁为著述《史记》,耗费毕生心血,忍受着因宫刑带来的屈辱,在最艰苦的年代的岁月也没有放弃,坚持而专注,终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荀子在《劝学》中讲到,“故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马克·吐温也曾说,“只要专注于某项事业,就一定会作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事业来”。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梦,都曾想过在某个领域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那就请你为之专注,为之坚持下来吧,努力了,总会有收获的。而且,在追逐和奋斗的路上,沿途的风景定是不错的,值得旅人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