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墨之屋 参赛编号:1113
毕业后,我们一定要留在大城市吗?似乎大家已经约定俗成地觉得,一个接受了十几年教育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就应当理所当然地留在所在的城市。大城市,机会多,发展空间大。如果说选择回家,那无疑会被人冠以没出息的代名词。又是谁单纯生硬地界定回到家工作的性质就是不奋斗,没前途的呢?
城市,确实是一个可以见证奇迹的地方,不乏成功的例子,很多人毕业后,靠着自己的韧劲闯出了一片天地。有一个业务总监,刚毕业时,身无分文单枪匹马,靠一个人一点一点地做业务,终于在陌生的城市安营扎寨,有了房子,还有车子。
是不是回家发展就一定没有在城市里的好?好像也不一定,成功例子也有,大家口中所说的发展,大多与钱挂钩,如果能赚到钱,就说好;如果不能赚到钱,就是没出息。大家都把一切成功的标准归结为一个物质条件,因为金钱是一个可以有量化的标准。
但没有人比较在乎开心,或者说幸福这样的概念。好像这些太虚化了,因为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载体,无法称量计算出你的幸福指数。大家都觉得只有物质条件好了,才配谈开心,幸福这些比较高层次的东西。只要物质条件好,生活自然就会开心快乐。
可也有人有了比较好的物质,却不容易或者很难感到开心快乐。比如说抑郁症,一种无法感受快乐的痛苦。压力不见得是坏东西,有时能变为动力,也有可能压垮一个人。
因为贫穷的生存层次很低,穷得只顾得上一日三餐,再无法有过多的奢求。
生活的多样化可以让你做出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别人怎么想的不重要。但有一点,回家要保持学习的态度,不要忽视一个环境对自己的影响。要有足够强的自律精神,如果回家既能工作,赚取生活费,一家人又可以开心地在一起,为什么不呢?事物的好坏于不同的人来说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身边就有一个朋友,她就是毕业后回家,嫁得也近娘家,隔三岔五就带着小孩去她妈妈那里,不用忍受一年才见一两次面的机会。更不需要每年像过独木桥一样地去挤春运,她也没有说回家变得很差,相反的是过得更好,如果在城市,她每天要应付工作,还要照顾小孩,往返挤公交地铁的路上,各种焦头烂额。她回家后也有工作,而且性价比更高。
由于电视剧励志剧的渲染,更多的人认为只有留在大城市,青春就应该选择拼搏奋斗,跑回家去那是没用的人,只有呆在城市才会发展得更好。我们不否认在大城市里,确实会遇到更多的机会。
前几年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那一封辞职信红遍大江南北。舍弃一份大家认为还不错的工作,这么任性地说走就走,这何尝不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也有人回家经营自家的农产品,靠网络的技术卖到全国各地。谁说在家不如城市?既可以照顾到家里,又可以发展自己的事业。
但现如今网络信息的覆盖,区域性的差异正在缩小。只要你想关注的信息,在网络发达的时代,你一定会获得你想要的资讯。电商、微商就是一个成功的案列,可以不分区域地做生意。
这个时代的发展,让你可以在人生的选择上有更多的可能性。如果在家乡的发展也可以实现我们的愿望,那又何必舍近求远呢?如果在家可以有个不错的发展,那又何必让自家的父母做孤寡老人,让自己的子女做留守儿童呢?
这对社会的安定,是不是也有了一份更有力的保障。老有所养,幼有所依。
毕业后,对于是留还是走?走有走的道理,留有留的理由。毕业后,是不是一定要留在城市呢?我觉得这是一个选择题,不是一个是非题。
于熙熙攘攘的万千世界,我始终觉得: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