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上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人依旧赓续千年文脉,弘扬中华文明。习总书记曾经深刻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强国事业,需要深厚的精神文化引领。人的生命分为肉体上的生命和思想精神上的生命。肉体的生命是精神生命的基础,精神生命为肉体生命提供价值和意义。人类的生命与动物不同,它有着对真善美的追求,有着对超出有限性,达到无限性存在的信仰。精神生命本质上就是文化生命。人是群居动物,和他所生长的环境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个人的生命都不可能离开他的民族的文化生命而独立存在。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就一定带有民族的属性和特征,有着民族记忆,比如祭祀、文字、图腾、历史、习俗。中华民族几千年繁衍不息,就是因为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的是华夏民族的记忆,有自己历史文化传统,独特的文化基因,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我们要认同我们的民族文化,要传播弘扬属于我们的文化,让我们的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继续繁衍下去。
复兴之路,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铸魂。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蕴含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思想理念,不仅有古圣先贤对国家发展的愿景,也有社会发展的蓝图,更有对个人成长进步的约束,现在国内所有的学校几乎都有这二十四字,是为了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牢记我们的优秀传统理念,在成长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这个目标。因此,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要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的优秀文化传下来、走下去,让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比翼齐飞,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同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