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诗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这句话不能以偏概全。

我们看一位艺术家和一位早市卖菜的人。

他们对雅的理解各有各的不同。

不能说艺术家看到的都是美的,卖菜的人看不见美。

只是从物质基础这里分类了。

艺术家的一生都在追求完美、优雅。

卖菜的想着,怎么能多卖一点菜。

这样的两个人,我想不出来有无交汇的可能性。

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美与优雅逐渐在提升。

艺术家的提升是我们看不到的。

但是卖菜的优雅逐渐提升我们是可以看见的。

这说明,物质基础的丰盈与否与精神文明是紧紧相连的。

陋室会一点点的从有猪变成有竹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现代人显得油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胖,一个是俗。 关于这两点,早在一千年前苏轼前辈就明确指出了一条摆脱油腻的...
    风骨墨竹画院阅读 51评论 0 0
  • 《恶俗》| 韩巍解读 关于作者 保罗·福塞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文学教授,美国著名的文化批评家,曾在德国海德堡大学...
    艳云美甲正姿护眼笔阅读 376评论 0 1
  • 001关于作者 保罗·福塞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文学教授,美国著名的文化批评家,曾在德国海德堡大学、美国康涅迪格学...
    河马先森阅读 378评论 0 0
  • 关于作者 保罗·福塞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文学教授,美国著名的文化批评家,曾在德国海德堡大学、美国康涅迪格学院和拉...
    蔚成阅读 1,021评论 0 0
  • 《恶俗》 关于作者保罗·福塞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文学教授,美国著名的文化批评家,曾在德国海德堡大学、美国康涅迪格...
    地球心阅读 43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