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京的时候是八月见底,没有预期,没有计划。
当天夜里看着窗外的灯,赶着催促的新稿,心里经世的波澜,像一条坠入山涧的长河。
对我来说,旅行,就是知道自己去那里,怎样去。可以出发。
北京的火车站像一个解放初期的大型广场。兼具晚清和苏联的设计风格。
庞大的京式建筑,繁华的琉璃瓦拱形屋顶。到处是流浪和席地而坐的旅人。身份和存在,显得轻易而卑微。
深夜的等车者,吃发硬的干面包,躺在报纸上睡觉,赶在明日五点前去买数日后的车票。
记得一个女生说,这是个肮脏的假世界。
一个性格上坚不可摧的北方女生,仿佛不需要任何肩膀来哭泣和保护。并且如此自知。
我想说,这一定非常的悲哀。
站台外,是北京平静的有些冷漠的月光。 买了一张电话卡。彩色白底。上面有福娃可爱良善的身体和面容。火一样的红色头发。憧憬奥运时的京城。一场中国化的奥运,注定有杜鹃和牡丹的阴影。上面有十块钱,等在电话亭旁的民工神情怨怠。远处的中华世纪坛聚集着很多共同表演太极的老人。巨大斜耸的圆盘,汽车往返的轰鸣。
一切这样不可思议的生机勃勃,华丽,甚至荒芜。
拨了家里的电话。听着自己的语音留言,这般亲切暧昧。对自己说,我在北京,一切都好,八月。非常炎热。是片语只言,仅为给自己一个交代。一个打电话给自己的人,一个行走在路上的人,一个不肯面对孤独的人。他的整个身躯,走的越远越沉默。
拍下很多照片。89年的老式尼康相机,质地优良。照片里最多的是街道。
城门。胡同。自行车。行人。花朵。天空。槐树。还有自己的手。手背上淡漠的绿色纹路,真实温暖。
你也拍类似于首都大剧场,工体中心,鸟巢之类隆重华丽的场所。像多年前记忆中某一处的繁华盛景,虽然美,但是是幻觉。不会属于你,不会跟随你,如同卖出的画。你喜欢老旧的一塌糊涂的东西,古朴破败的道路和楼房,喜欢每一个在烈日下匆匆行走的路人,喜欢阳光下沸腾喧嚣的颜色,触觉和气味。商贾小贩,居委会大妈,脸上同样的对应着生活。
你知道,这一刻的存在,是时间遗留下来的问题。仿佛沉溺于一条深不见底的闪烁大河,然后尸体泛白再慢慢上升。灼热的阳光重又射在额头上。大风依然吹过。一切完美无比。
即使长途劳累,气候炎热,干旱少雨,但还是决定去看看北京的故宫。买了瓶午门前小贩兜售的矿泉水,拎在手上。天安门广场附近没有商店超市,亦不提供开水,需要自己携带或购买食用水。一般情况我会买大瓶的绿茶,而今天只想喝水。 一本关于独行北京的LP介绍上说,景山公园的山顶可以俯览故宫全貌。庄严古老的紫禁城,山顶上有呼啸的凉风。
眺望能看见北海公园周围新建的紧凑高楼。后海上有停泊的船只,晚上街道两侧热闹非凡。 大风剧烈,似乎能穿过身躯。 在宫殿外围转悠,没有挨个进去。却在养心殿停留了很长时间。这里是与世无争的场所,没有声色犬马,没有王公大臣,没有旱涝兵患,养心殿应是帝王最好的选择。干净,大气,幽静,有皇族留下来的从容坦荡的气息。那些迤俪古朴的房子隐藏在汉白玉和琉璃瓦之内,一路走来有苍翠的植被和高大古树遮挡。
偶尔有导演带队经过,天空清澈。空气中都是房屋,植物和人群的胶着气味。 长途的旅行,需要很多忍耐。
写作是唯一的谋生的技能,它需要换取太多,包括吃食,住所,交通乃至一切花消。所以要忍耐。疲惫,炎热,酷暑,疾病,汗水,拥挤的交通,闷热的车厢,失眠,颠簸,口渴,饥饿,通宵写作。一直是沉默的,没有怨言,似被劈了一刀继续闷头走路,也丝毫不打扰和窥探任何陌生人。
总是独立的状态,不想打电话给别人。没有说话的欲望,也找不到可以打电话的人。已经有很长很长的时间,我的世界中只存在着一个人的声音。有大段大段的叙述都只是在心里发生。
或许我即使爱上一个安静温暖的人,也会得不到倾诉。人的孤独,就是如此。
夜游后海。收到友人短信,说到此处有美味。游人络绎,渐渐的,沿岸的喧嚣景致连绵不绝:大批欢跃闪耀的船,池塘里的荷花,茂密的河柳,露天酒吧,夜色中波澜不惊的湖水。
暗下来的灼热天空。燃烧一样的盛世灯光……
生活是以这样无限丰富无限博大的可能性,往前推进。
我一直都喜欢大风和雨水。喜欢大风呼啸,夜雨滂沱,自己迎风而上,听不到呼吸。北京是时常有大风以及尘土袭来的城市。而我的家乡,势环渤海,有台风经年。 很多时候,一个人选择行走,不是因为欲望,也并非诱惑逃避。仅仅是听见并决意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
无论走到哪里,都坚信,这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为了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生活。我们曾为此忍受和付出了多么巨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