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冷的天,你爸爸他还是穿着丝袜,因为我让他穿羽绒裤给我生气着急,我们俩差一点要吵起来。哎,我这一辈子和你爸爸过得很受委屈。女人啊,这一生要有多大奉献的精神。多大的肚量。才能安安稳稳过好这一生。”
“你儿子也是啊,出门还是一条秋裤,一件外套,各种厚薄毛衫毛裤他都不会穿。”
我们像两个闺蜜,各自谈论着自己的心事,老公,孩子。每人手里捧着冒着热气的咖啡或者茶,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洒在地板上,细碎而温润。
午后稀薄的阳光,安静,温暖,没有一丝风,所有的鸟叫声都停止了。来往的人群都带着大大的帽子,口罩,低着头,都尽量避免寒气逼人的初冬。
我无法辨认她的语气,但我已明确的感到了她内心波涛汹涌。可以肯定的是,她对现在的生活并不是还满意,或者说,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幸福。而此时此刻,她愿意把藏在心里的烦心事,说给我听。似乎,一个人能有多清醒,就有多清醒。所有的过往的痕迹都随风而逝。我现在在她心目中的位置终于清晰可见。
“每天我们家吃饭就是个大问题,你说,家里出了个素食主义者,影响着全家人吃饭的口味,想吃饺子,他说,肠胃受不了死面饺子,不吃。想炸丸子他说油太大,不适合老年人。天天就那几样菜,吃的我看到就没胃口。”
“这几天他拉肚子,又断了吃主食的念头。唉!你说他这样下去,身体怎么能吃得消。”
他最爱吃土豆,对,对,我们在集上遇到便宜土豆要多买些,天天给他炒土豆丝吃。
我推着轮椅上的婆婆,加快了速度。我们不在说话,彻底投入另一个伟大的目标,给他儿子,我的丈夫。买土豆去。
对于年老体弱的婆婆,全家人都尽量让有个好心情,她想逗弄孩子时可以陪孩子欢笑,如果,身体或者心情不好可以关门睡觉。她的自怜从何而来?在我看来,无论从那一方面看,他的生活都非常舒适。她可以用她每一天的每一刻去探究更更舒适的,更令她满意的生活方式。每天推轮椅带她去喜欢的集市上转一圈,那家里什么都不缺,也要去,她喜欢在熙攘的人群中找到乐趣。喜欢追剧的她,拉上窗帘遮住洒满阳光的客厅是她对自己白内障的眼睛,最大的保护。
酷爱赶集的婆婆。每天都习惯去集上转一圈。熟悉每一个的的菜摊主。那家说话不好听,那家的菜缺斤短两,那家态度温和,那家菜最新鲜,那家的菜最贵。她都摸的门清。
卖土豆的老人,是个幽默风趣的老人,手脚利索,用干裂的双手抓起土豆,又快又准。
多一两,正好十斤,
“给够哦”
“肯定不够,九两称,这是马路市场的规矩,你看这寒冷的冬天,呆几个小时,冻的我直大哆嗦。”他吸了一下鼻子,又把身上的衣服紧紧的裹了一下。我才看到他的袖子已开了线。
婆婆露出慈祥的笑容,轻声说,在这里买菜心里舒服。她摸索着掏出钱,这是她最喜欢的事,她很享受这样掏钱的过程。逐渐老去的婆婆,渐渐变得平静,达观释然。
二十年来,我们从开始的磕磕绊绊,兜来折去。彼此温柔耐心的说话,在琐碎的日常中自然愉悦的相处,像一对闺蜜倾诉,交流,找到对等的能量,找到让人靠近和亲密的通道。
冬日阳光照在身上散发着柔情和美感,深情款款,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