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羡慕别人家的学霸,这些孩子每科都能轻轻松松取得好成绩,学习不用家长担心。
其实你的孩子也有学霸潜能,如果他暂时没有表现出来,说明他的学霸潜能还在沉睡,需要用适当的方法来唤醒。
学霸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有很好的学习策略,他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就会高,自然能够轻轻松松的取得好成绩。
如何才能检测自己的孩子是否具有学霸潜能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刘嘉用实例告诉我们学霸潜能的检测方法。
这个测验很简单,就是看孩子是否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比如一堂课上,老师可能会讲到ABCD四个知识点,孩子是否具有学霸潜能,不是指他是否能掌握四个知识点,而是指他是否了解他对这四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如果孩子能清楚地说出今天学了哪几个知识点,而这几个知识点哪个是自己觉得容易的,哪个是自己觉得困难的,甚至还能说出这四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那就表明他理清了今天学习的知识点,而这个能力,就是我们所说的学霸潜能。
这样的孩子就会懂得在未来的学习中,把精力更多的放在自己觉得困难的知识点上,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分配学习时间,提升学习效率。我们就说这个孩子有很好的学习策略,具有成为一个学霸的潜能。
最强大脑中魔方墙的选手郑才千,就深知这个能力的重要性。在2010年他参加世界脑力锦标赛一个小时数字记忆的比赛,他仅仅练习了5次,就获得了世界第四名的好成绩,而其他选手,通常需要花成百上千个小时来准备这个比赛,他是怎么做到的?
郑才千解释,不是因为他的记忆力比别的选手优秀很多,而是他清楚地洞悉了自己的优势和弱势以及比赛的核心要素,从而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所以最后他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你可能会说,我不能跟孩子一起听课,怎么判断孩子是否已经理清了知识点呢?
那就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发现。你和孩子一起看过电影吧,看完电影之后,和孩子一起讨论一下这个电影,你就知道孩子是否具有学霸的潜能了。
比如,你和孩子一起看完了《冰雪奇缘》,你就可以问问她,这部电影里姐姐是什么样的人,姐姐的魔法是什么样的,城堡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等等问题。
与孩子交流的时候需要注意三点:
一、要找一部孩子喜欢的电影。如果孩子感兴趣的话,他就更加乐意参与,如果你跟男孩子讨论《冰雪奇缘》,他可能很不耐烦,这个时候你就跟他聊聊他喜欢的变形金刚,例如,变形金刚正派阵营里都有谁,谁比较厉害,他的能力表现在哪些方面等等。
二、你的问题主要是关于内容的,要用“什么”这样的开放式问题,而不是“对”或者“不对”这样封闭的选择题来与孩子进行交流。这样孩子就必须自己来组织语言回答你的问题,这样你就能判断他是否知道哪些知识点是他掌握的,哪些是他没有掌握的。
三、如果孩子的回答是有条有理,甚至有总结还有细节,也有“因为”“所以"这样反应知识点关系的连接词,这就表明孩子对知识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已经搞得很清楚了;如果孩子回答断断续续,有很多遗漏,一个内容没讲完就跳到下一个内容,这说明孩子的学霸潜能还在沉睡中。
如果孩子不能给出有条有理的答案也不要着急,我们可以把一个大的抽象的问题拆成小的具体的问题来问,帮助孩子学会整理知识点。
还说《冰雪奇缘》,如果孩子很难回答出“姐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大问题的时候,你可以把这个大问题拆成一个个小的具体的问题,例如姐姐和妹妹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游戏,发生了什么样的意外,国王和王后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避免这个意外再次发生,为什么姐姐要离开妹妹,姐姐是怎么来保护妹妹等等的问题。
对于孩子的答案,尽量不要做出正确错误这样的是非判断,而是告诉孩子哪些情节是他知道的,哪些情节是他不知道的。
通过把大问题拆分成小问题,就在潜移默化的帮孩子了解了他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慢慢地,孩子对知识点状况的监管能力就会提升,学霸的潜能就会被唤醒了一半。
让孩子知道哪些知识点是他已经掌握的,哪些知识点是他没有掌握的,这个时候孩子就需要制适当的计划来合理的,而不是平均的分配学习时间到不同的知识点上,这就是做计划,是学霸潜能的另一半,以后有时间再聊。
你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又有什么样的缺点,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不清楚,所以尼采在《道德的系谱》中说,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古希腊人也把“认识你自己”作为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之一。
所以说,这个测试不仅仅针对孩子,成人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