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关键在于“管住嘴,迈开腿”,面对健身卡只使用几次的尴尬,大部分人依靠节食来减肥。《告别节食时代》为我们揭示了节食的危害,为我们指出了通往健康和健美目标的科学之路,阐述了“节食无用,反弹必然,节食减肥只是一场营销骗局,对健康有害”。
为什么节食无用?
“节食”、“低碳“、“低脂”、"轻断食"等减肥法在当前社会上流行,有的建议断食好几天,期间只能喝水和味增汤,有的建议像祖先智人一样饮食,甚至有的建议在吃东西时施以电击,这些方法真的能够减肥成功吗?
首先定义什么是成功,它并不仅仅指节食之后的体重减轻,而是减轻之后一直停留在你满意的数字而不反弹。相关统计表明,只有16%能够做到这一点。很多人把体重反弹归结于自己确认足够的锻炼,完全是人类身体几十万年以来进化的结果,和个人的意志力无关。
集合体重范围
你无法短期瘦成闪电
人类的身体是一个复杂、精密、高效的系统,不受人的主观意愿控制。作者提出集合体重范围概念,一个成年人绝大部分时间里的体重都会被限制在集合体重范围内。普通人的范围在上下7公斤左右。一旦体重偏离了这个范围,身体多个系统就要出手干预,将你的体重推回去。
集合体重范围由基因决定,一项来自瑞典的体重研究,研究了93对在不同环境下长大的同卵双胞胎,以及154对一起长大的同卵双胞胎。结果发现,不管是一起长大还是分开成长,双胞胎的体重都相当接近。
你无法短期胖到天际
就算你无节制的大吃特吃,你也很难胖到天际。在囚徒实验中,囚犯每天要吃下大量高热量的美味食物,摄入超过10000卡路里的食物,相当于20个汉堡,这一过程持续了4-6个月之后,平均每个囚犯的体重只比初始体重增长了20%。而且,一旦停止了持续的暴饮暴食,体重很快便开始下降。
大脑会通过调节身体内各种激素的水平来保护体重,让体重始终维持在集合体重范围之内。临界范围的下限时,让你产生饥饿的激素水平提高,让你渴望吃更多的东西,期间所有的注意力都关注在食物,特别是你在抵制的食物上,让其他事情很难占据你的思维。
身体很难维持住超出或者低于体重范围
为了维持住节食之后的新的体重,你必须反抗进化、生物学、大脑和新陈代谢,以上种种都是基因试图保护你不被饥饿迫害而留给你的强大武器,谁知道却成了你瘦身的最大障碍。
节食有哪些危害
- 节食会让你的思维能力出现明显的下降:实验表明,长时间节食对个人的思维能力水平严重下降,除了食物,你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处理其他事情,在别人看来会觉得你这个人突然就变笨了,”千万别不吃早餐就去考试“;
- 节食会让你产生压力:节食者的皮质醇激素水平会升高,皮质醇激素在激发储存能量,让你提高战斗力的同时,会关闭另外一些技能,比如影响到免疫机能的正常运转。过量的皮质醇激素释放会对细胞衰老的进程造成影响,造成细胞过度死亡,当越来越多的细胞开始死亡,衰老的影响就出现了,诸如肌肉无力,皮肤褶皱,视力和听力下降,思维能力降低,释放的皮质醇激素越多,衰老的速度就越快,节食会让你老的更快;
- 节食会让你情绪糟糕:在有36名节食者参加的节食活动中,有6名志愿者的表现尤为严重,甚至有一位志愿者在劈材的时候,用斧子剁掉了自己的三根手指,这么做有可能是因为他身陷绝望。虽然这是极端的例子,但是在肚子饿的咕咕叫的时候,很少有人还笑得出来。
如何达到集合体重范围的最小值
通过制定一系列聪明的策略,战胜美食陷阱,实现体重达到最小值的目标。
- 人为制造障碍,减少面对诱惑的机会:知道自己的弱点,知道自己在诱惑面前缺乏自制,因此我主动减少面对诱惑的机会,与诱惑保持安全距离;
- 让健康食物始终出现在最显眼的位置:让家里的冰箱和零食柜子里充满蔬菜水果、鱼类、五谷杂粮、豆类和橄榄油的黄金组合,你想吃垃圾食品都难;垃圾食品可以吃,但是只能立即下单买,不囤积垃圾食品;
- 事先制定情景方案:让自己面对诱惑时不会手足无措,无从应对,情景方案设置的越具体,作用就越大。比如你的方案不应该是,“如果出去用餐,我就选择健康食品”,正确的方案是,“如果去餐厅我就点一份凯撒色拉”,”如果无聊想吃零食了,我就吃一个苹果,或者一根香蕉“;
- 品尝所有的美味:只要不过量,你就可以享受所有的美食,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慢一些,用心去体会它们的美味,这样就不会不知不觉之间摄入过多的食物。慢慢吃去寻求食物带给你的乐趣,而不是体会饱的快要吐出来的感觉。
- 锻炼:除了通过聪明的策略控制饮食之外,锻炼必不可少,锻炼的目的不是为了减轻体重,而是让身体更健康。
总结
- 人的体重范围是由基因决定的,称为集合体重范围;
- 减肥的目标是将体重控制在集合体重范围的最小值;
- 节食不是达成这一目标好的选择,它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它会让人变笨,加速衰老,让人情绪低落,脾气变差;
- 定期锻炼,运用巧妙的策略,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那就可以毫不费力的达到这个目标;
- 生活如此美好,为什么要让节食坏了好的心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