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就这样,2019年暑期档最受瞩目的国产大片《八佰》,撤销公映了。
据不完全统计,这是今年至少第5次国产片传出撤档消息。
似乎从《芳华》紧急撤档开始,国产电影“临场跑路”的情况就越来越频繁。个中原因五花八门,众说纷纭,有的戏外新闻精彩程度,完全不亚于电影本身的故事内容。
《芳华》原定在2017年国庆档上映,没想到9月24日片方官宣撤档,所有预售票全数退票。导演冯小刚亲自发布声明,辟谣兼道歉,他形容自己的心情是有些悲壮的。
对于事情的具体原因,主要的可能性有三种。
一是片方觉得预售成绩不理想,于是进行“战术性撤退”;
二是内容审查问题,被打回重新剪辑;
三是自我炒作。
冯小刚和宣传方都坚决否认第一点,真正的隐情都避而不谈,可能其中涉及一些商业机密,或者行业守则。可吃瓜群众的好奇心是无限的,事情不说明白,外界要猜测分析也不能怨别人,
后来《芳华》重新在12月25日定档,没有了国庆档的竞争,其热度一直延续到贺岁档,票房总共收获14.23亿人民币,远超过谣言中“7亿回本”的目标,“撤档成功”。
到了2018年,《中邪》的撤档则令观众倍感惋惜。
成本仅5万元,全素人演员出演,FIRST青年电影展首映收获好评,被影迷认为是国产恐怖片的希望,《中邪》被寄予厚望。
影片原定4月清明档上映,却不幸遭遇“技术原因”撤档。之后又有消息定档11月,随后发行方恒业影业否定,说一直都没有接到上映通知。
普遍的猜测都认为是电影在内容审查上出了“问题”。一种说法是有关灵异鬼魂的题材一向比较难过关,但类似“某仙”的恐怖片又怎么能上呢?这里面关于“迷信”界定似乎不太明确。
恐怕《中邪》这次是“发力过猛”,才遭受到“反作用力”了。
暑期档的撤档风波更是闹得更加热烈。
郭敬明在他的《小时代》系列后找到了一条明确的路线,学詹姆斯·卡梅隆走技术路线。但他始终没找到制作一部电影的核心是什么,野心勃勃的《爵迹》悲惨失败。
人家能够成功也不是盖的,他没有被打败,之后就打算用《爵迹2》卷土重来,信誓旦旦地定档7月6日,准备在暑期档,对准“低龄”粉丝,想要赚回前作亏本的钱。没想到在6月底的时候,片方通过微博宣布了撤档消息。
事实证明片方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7月初《我不是药神》大爆,如果硬碰硬的话,票房估计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郭敬明方面,上映前不断进行“卖惨”宣传,诉说着拍这部戏有多辛苦多辛苦。撤档之后就基本上避而不谈,转向为《悲伤逆流成河》撑场。
与一般模棱两可的“技术原因”撤档不同,《爵迹2》官方解释是“制作原因”,不过仍然存在说不过去的疑点。如果制作进度赶不上,那为什么不早一些另作安排,而是到最后时刻才“无奈撤退”?如此“努力赶进度”,影片的质量能保证吗?
一个可能是片方的故意为之。越靠近暑期档,就越能制造话题,为电影带来一波额外的宣传热度。或许他们是打算改到紧接着的国庆档,没想到主演范冰冰出了丑闻,电影也只好无限期搁置。
《爵迹2》的退出带起了一股撤档狂潮,原定7月上映的《新乌龙院》、《阿修罗》、《昨日青空》三部影片陆续宣布取消原定上映计划。
原因显而易见,《我不是药神》凭借超高话题度占据了巨大的排片量,这让同期影片的生存环境艰难无比。
其中《阿修罗》的情况比较奇葩。这部号称斥资7.5亿的“大制作”,在上映三天后宣布“紧急撤档”。片方更是主动地上演一场戏外的“撕逼”大战,怒斥电影评分平台存在“猫腻”。
那么撤档就活生生地变成了一场闹剧。因为票房不佳,恶评如潮,片方受不了这口气,便耍脾气闹别扭,不和你们玩了。
12月临近贺岁档,魔幻动画《白蛇:缘起》发海报宣布撤档,疑似是要避开同期口碑爆炸的同类型影片《蜘蛛侠:平行宇宙》。
片方没有让想要看的观众等太久,不到1个月的时间,电影重新定档2019年1月11日,最终收获超过4亿票房,可喜可贺。
这也是在《芳华》之后,极少数可以“撤档成功”的国产电影。
2019年的撤档风波更是一浪接一浪。
韩庚主演的《大侦探霍桑》原定档期1月18日,然后又重新定档至1月25日。官方的声明还是四个字,“技术原因”。
吴秀波和白百何的《情圣2》,一开始自信满满进军春节档,但后来还是怂了,提档1月24日。而随着吴秀波丑闻的发酵,片方干脆直接撤档,官方原因是,“技术问题”。
清明档《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上映前传出临时撤档的消息,所幸最后是如期上映。
紧跟着是原定于4月12日上映的电影《秦明·生死语者》,又系因“技术原因”延期公映。
暑期档,先是周冬雨主演的《少年的你》宣布撤档,之后就是《八佰》的遗憾退场。看到两部影片做出了变动,《扫毒2天地对决》又马上宣布提档至7月5日,无惧前面一周上映的《蜘蛛侠:英雄远征》,有可能是片方鉴于《反贪风暴》曾经战胜《沙赞》,才有自信做出的决定。
如此多的国产电影临时性地更改电影档期,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
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两个大方面。
首先是“被动性”的问题。
从《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的撤档事件中能窥探一二。3月22日盖章签发的“电影公映许可证”,3月29日片方才拿到这个证件,并制作了最终给影院放映的片源,而早在1月底,片方就已经宣布定档4月4日。
也就是说,电影距离上映前5天才正式过审,上映日期是片方自定义的。有消息称,3月的时候片方被通知还需要继续修改,然后按要求修改后再次送审。如果这期间来不及制作,那就赶不上预定的上映时间,那还能怎样,只能是撤。
另外主演闹出丑闻也会影响到电影的上映,《情圣2》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有传言说《八佰》是因为王千源的薪资绯闻才出了问题,可事情还没闹大,证据还没确凿,根据道听途说的推测不太可信。
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八佰》仍然没能按要求完成修改剪辑,未能拿到“电影公映许可证”。从国家电影局官网在6月21日发布的,第五期电影公映许可证发放公示中,确实没有《八佰》。而定档7月12日《素人特工》已经过审。
片方在不确定能否顺利过审的情况下就早早定好了上映日期,万一出现“意外”,那么就可能会赶不上计划。电影宣传是需要时间的,提早公布档期可以吸引观众的期待,等过审再定档的话,片方赚钱的速度就慢了。
所以最好就是预计好送审的时间来定档期,审查时间超出计划,要么赶时间进行重新剪辑制作,要么直接撤档。选择前者影片质量肯定会受影响,选择后者,背离原来的宣发计划,成本增加,票房也不好预估了。这么看来,冯小刚和娄烨在微博上的“抱怨”,确实是发自内心。
然后是片方“主动性”的问题。
例如《阿修罗》这样已经过审又故意取消原定放映计划的,就纯粹是片方的利益性行为。如果所有电影都可以这样觉得开售成绩不好,或者觉得同期对手太强打不过,就撤回重新选择档期,那中国电影市场岂不是要乱套了。
好莱坞电影也经常会发生改档的情况,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至少好几个月之前通知观众,“紧急撤档”的情况基本不会出现。与好莱坞成熟的影业相比,能做完就上映,做不完就临时宣布撤档,中国各大电影公司“赶鸭子上架”的心态有怎么能做出好电影?
当电影撤档变成一共“过家家”游戏,电影市场的秩序将会难以保证。片方可以利用随意定档撤档进行恶意炒作宣传,那是不是已经涉嫌虚假宣传了呢?
奉劝那些不专心致志做电影,却一心想着不择手段赚取票房的“商家”,别等到上头出手整治的时候,才懂得要收敛自己厚颜无耻的行径。
孤单、疲惫和寒冷能使五分钟变成一辈子。——《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