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我的余生都能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最近翻旧书,读到《我所理解的生活》,“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相比于以前,此刻,我是怦然心动的。

在我漫漫的三十年的生命里,我从来不知道,一个人是应该紧握自己喜欢的事,行走于世间的。

我就是那个从小在梦想栏里填写科学家、医生、教师的人,不是立志,而是作业,科学家是“一丝不苟”的,医生是“救死扶伤”的,教师是“无私奉献”的。这种作业式的梦想遮住了我无数的光阴。

很多人如我一般走着最正统的路,小时候唯一能骄傲的是成绩好,大学选专业的原则是好就业,毕业择单位的前提是热门。我们以为自己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可现实是,我们都做了自己的奴,我们被岁月推着走,三十岁回头,这一路走来竟是满目的荒凉。

我们这一生,只有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时候,才会勃勃生机。

现在的自己,一个相机、一本书,就可以筑起我的一帘梦。我拿起相机,咔擦咔擦地拍着一树一树地花开,我拿起书本,静候一下午的时光。

我拿着相机独自走过荆棘的丛林,也曾拿着相机在烈日下暴晒,我被朋友点赞肯定,也被朋友一次次地拒绝过,我拍的小孩,有些说充满了温馨与童趣,有些说拍的真难看。我无数次沮丧,又无数次踌躇满志,但我从未有过遗憾

“就算我的生活里充满挫败甚至后悔,但遗憾并不多”。我希望我也是。

我曾经是最实用的功利主义者,如果按照自己曾经的标尺衡量我现在做的,那真的是太无用了。没有经济变现,也不会给工作带来提升,何用只有?如果想到经济学中的沉没成本,那我真的是亏大了。七年的隐忍工作即将换来晋升,我却亲手扼杀。

只是因为我终于找了我喜欢的东西,是的,是“终于”。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小的时候被长辈挖掘到天赋,也并不是每一个人在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所喜欢的并一路坚持。我们那个时候并不一定明白“远行不重要,找到自己所热爱的才重要”。也并没有听说现在普通流传的“要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可是,我们现在知道了,不是吗?

其实我想说的是,每一个成人都应该放逐原生家庭的羁绊,每一个成人都有权利决定你的余生是在打盹中度过,还是让你的余生在自己所爱的一片地深扎落地生根。

刚工作的一两年,除了拼命工作,我不知何去何从,也是在某一刻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没有爱好,我像是一棵枯骨的草木,没有生气。后来我像是每个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一样地,给自己找各种爱好,我学习种花,没有花是鲜的,我养鱼养龟,没有鱼是活的,龟,应该是靠它本身的毅力才存活下来吧。我也试过瑜伽、做过编织,倒腾过书法,最后,我在我的图片里我的文字里找了归宿。你看,我所爱的,我是多么辛苦与你相逢。

终于,我找到了你。

所以,如果你正做着自己喜欢的事,那真的太幸运了,你深处最洁净的角落肯定能够让你大放异彩。如果你还没找到,你肯定也只是暂时丢失了自己,你也可以像我这样找到一片海去自由呼吸。

前几天回老家,翻开灰尘满布的盒子,里面有很多小时候画的画,初中时候写的诗,还有从各种画报文摘剪下来的图片与段落。

原来我们早就邂逅过,虽然转身忘记,但必然还能回首。

希望你也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