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谈起对孩子们的要求,有些家长回答我,老师,我儿子不想怎样怎样……
家长的回答我可以理解,关键是,我要问问家长,生活是不是可以由着性子我想怎样就怎样,我不想怎样就不怎样呢?
今天,你的孩子说我不想吃饭,你觉得可以,就让他不吃饭吧,那导致的结果是,肚子会饿啊,肚子饿了要吃吧,不吃饭就只好吃其他了,吃热气的,你不同意,但他说他想吃啊,你将怎样处理?
明天,你的孩子说我不想读书了,你是否也就同意他离开学校不读书了呢?导致的结果会怎样?
十年后,你的孩子跟你说,我不想工作啊,你是否就让他呆在家里,做啃老族?导致的结果怎么样?
……
可见,生活绝对不是因为你不想就可以不怎么样的,作为家长的我们,一定要有原则,该怎样的就怎样,对孩子要求高高,但有些时候又内心纠结了。
跟家长谈起学生玩手机的问题,已经强调无数次,学校坚决杜绝学生带智能手机到学校,一经查实,严肃处理。但有的家长还是会这样说,孩子他说他想用,孩子他说他要……
然后家长就妥协了,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白白浪费了三年的时间,给手机毁了自己并且还影响了其他同学。
想想,很多时候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又怎能奢望孩子们的超强自控力呢?
关于定学生饮用奶的问题,很多时候真的不是那176元的问题,平时吧,孩子整天饮料不停,与其让孩子喝那毫无营养甚至有害身体健康的饮料,为什么不让孩子喝学生奶呢?有家长说,孩子说他不想喝牛奶。最起码的营养补给不要,却见他喝可乐,雪碧。每月买这些饮料动辄几百元,并且对身体不好。如果家长们看到了,是否你不想他喝他就不喝呢?
生活真的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应该是有的事情是必须怎样的问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凡事由着自己,那社会将会怎样,你所处的集体将会怎样?
入乡随俗,该践行的必须践行,该配合的必须配合,只有这样,生活才能有条不紊,也只有这样,人才能成为有规矩,懂规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