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2.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看书阅读本来就是一个人积累知识韬光养晦的时候。
书名:《洋葱阅读法》
作者:彭小六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
你眼中、心中的程序员形象是什么样子的?你有想过他会写书吗?本书作者彭小六,青年作家,“行动派”在线教育产品官,“梦想早读会”发起人;国民阅读课《洋葱阅读法》创始人。
小时候的我是喜欢看书的,胡乱拿一本书就能安静的看一个下午。小朋友叫我出去玩,我都告诉妈妈回复小朋友我不在家。习惯性的享受妈妈洗的水果,看我喜欢的《格林童话》《淘气包马小跳》这些儿童故事书。
后来上了中学慢慢爱上郭敬明、明晓溪的书,记得高中有一段时间比较叛逆,看得书更是叛逆《坏蛋是怎样炼成的》。为了看《坏蛋是怎样炼成的》,把 妈妈给我的每天食堂饭费攒起来买了一部MP4,偷偷在学校看。
在大学毕业后,我的身边总充斥着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谁学习、读书、做提升自己的事情,会是不合群的现象,也导致我在大学同学身边不提学习的事情。
最近又重拾读书的好奇心,接受100天挑战33本书,并且每周输出至少一本书的读书践行笔记的计划。
我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
《洋葱阅读法》这本书是在21天自律成长营的同学推荐的,在读完这本书后他们学会了做读书笔记、利用九宫格去有目的的读书、学会了做读书卡片。这样的一本将读书能变现的书,我一定也要拿来一探究竟,发现了这本书的不少神奇之处,分享出来。
读书首先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读书,最后将书中的内容提炼出来,输出给他人达到知识变现。
01 养成读书的大脑
首先我们要去了解我们的大脑,大脑喜欢简单结构化的同学,不喜欢思考复杂的东西,第一步就要培养我们的大脑,让大脑爱上读书。
鹉哥的七个建议
1.了解大脑的偏好
(1)简洁化
(2)结构性强
(3)图像化
(4)奖励自己
2.控制好你的精力
在精力充沛的时间段阅读, 才能够达到好的效果
3.利用好你的注意力
要带着你的问题和目的去读书
4.提升你的专注力
在特定的时间里,只用心专注于一件事情,并努力做到极致。
5.锻炼你的记忆力
提炼→加入个人观点→重构
想要记住某些重要内容的时候,反复熟悉就好。
6.面对你的压力
焦虑状态、 无聊状态、 心流状态, 我们的目标都是进入心流状态去阅读, 并保持下去,这是我们最终的追求。
7.养成阅读习惯
要强迫自己养成阅读的习惯。
“当你面对压力时, 要从简单的内容入手,再一点一点地加大难度, 就可以慢慢进入心流状态。”
我见过很多的人他们有读书的习惯,但是面对专业性极强的书籍时,往往只是翻看几页又扔到哪里躺尸。兴致勃勃买了一堆书,但几乎不看。当我问起他们时,他们就以晦涩难懂、不易理解回答。如果感觉《百年孤独》太难读,一堆外国人名又难记,可以选择《小王子》《茶花女》去读,从简单入手,培养大脑的读书习惯。“培养读书习惯的最初阶段能感受到乐趣是最重要的。
02 阅读方法
方法1:碎片阅读
碎片化阅读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三个步骤, 分别是: 提炼、 链接和融合。
现在的我们碎片化的时间特别多,地铁里、公交上、拜访客户的等待时间等等,这些时间如何利用呢?看了一大堆公众号推文,没记住几个概念,这时“印象笔记”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收集感兴趣的内容。
用印象笔记收集概念,将文中的概念提炼并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经过加工、组合和创新变成我们自己的这样一个过程。
方法2:快速阅读
目的:迅速让书本告诉我们他的价值。快速阅读的五个关键步骤“因概少切复”:提问、预习、扫读、切重点、复习
九宫格笔记是把整本书的关键内容全部摘录,并用一张图展现出来; RIA便签读书法则是将书里的片段用便利贴来呈现。 二者一个是关注局部, 一个是关注整体, 但这两种方法又可以互相补充。 如果你只关注一个点就用RIA便签读书法, 如果想阅读整本书的核心观念就用九宫格。
方法3: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围绕着某个主题,在一定时间内快速阅读多本书的方法。
主题阅读的步骤
1.建立感性的认知
2.建立书单
3.预习:扫读
4.确定框架:主题越具体,越容易建立框架(写一篇文章的流程是确定主题、 准备工作、 信息收集、 确定框架、 标题、 修改、 应用和发布。)
5.寻找答案:用框架或者问题去书单中寻找答案
方法4: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分为三个步骤
1.寻找联系:寻找联系的意思是当看到某句话或者某个概念的时候,要下意识地尝试分析该内容是否能够通过其他的现象解释。总结一下, 寻找关联是看到重要概念时让你觉得很重要, 要立刻联想到哪些现象能够被该理论解释
2.探索“冰山”:要学会追根溯源
3.多场景应用:尝试在不同的场景下自如地运行该理论
深度阅读的误区
关于深度学习的第一个误区是,很多人都把深度阅读理解为要从头读到尾把一本书读完。
深度阅读的第二个误区是,经典的书都应该进行深度阅读或者精读。
深度阅读的最后一个误区是认为要记住所有内容。
03 阅读与变现
阅读进化之路
首先,我们知道了终身学习的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依靠互联网的工具和平台,基于自己的专业,给别人提供产品和服务。
其次,如何把一本书变成一节课,我们要学会综合应用我们学过的快速阅读、主题阅读和深度阅读,将一些工具类和方法类的书籍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变成可以教给更多人的微课。
再次,我们讲到了阅读的高手进阶之路,我们讲了如何将阅读这件事情持续下去,变成我们的动力和能力。
最后,我们讲到了三种个人品牌战略:稻草战略、冠军战略和抽签盒战略。没有人会告诉你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只有自己去读天下书,走万里路,你才有机会知道答案。
很多人没有想过读书也可以变现,读书不就是读读,知道了就可以了吗?活在知识付费的当下,怎能可以不知道“得到”、“喜马拉雅”、“十点读书”、“混沌大学”等他们都是将知识变现的传播媒介。
如果想要改变人生,将知识变现。首先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第二懂得阅读方法,掌握每种阅读方法的精髓,通过已有的知识概念搭建自我知识体系或是现在各行各业都比较火爆的“方法论”,此时将你的方法论和知识体系做出分享,距离知识变现也就不远了。
04 推荐
APP:知乎、得到、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 专栏、网易云课堂《聪明人都是这样思考的》、慕课(MOOC)、混沌大学
专注力工具:番茄钟
收集工具:印象笔记、萝卜书摘、概念卡片、康奈尔笔记、云笔记、全能扫描王、即刻
公众号:开智学堂、曹将PPTao、罗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