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禅修的方法
2017/6/6 11:24:00 热度:3786 下载DOC文档
修行不但是在佛堂和坐禅中,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走坐卧、举手投足,都是修行。现在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锻炼身体逐渐形成了一种时尚,老年舞、街舞、现代舞比比皆是。跳舞要跟随音乐的节奏,心要专注于音乐,才能跳出优美的舞姿,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但是跳舞却不利于禅修,而走路锻炼却能很好地把禅修运用进去,能达到既锻炼身体又能修心的双重效果。现在我给各位讲一讲走路禅修的方法。所谓走路禅修也就是“行道禅修”和“”行走禅修”。
我的上师们经常教导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强化与过度,过度闭关自守会落下禅病乱心;过分静修打坐会让你麻木不仁,对任何事帮漠不关心,这样就失去了学佛的意义。最殊胜的修法,是将我们的修心过程,应用到四威仪(行、住、坐、卧)之中。”今天我们首先了解行走的禅修。当你的心妄念纷飞欲静不能时,行走是调节心情的最好方法,如果在行走时再进行禅修,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你那颗躁动不安的心迅速平静下来,而且还能充分利用很多宝贵的时间。
四威仪之中的“行”就是走路。大家一定会想,走路谁还不会呢?其实我们走路算不上威仪,最多称其为端正。那么如何走路才能称得上威仪呢?我们来看看雍仲邓登上师对走路是如何开示的。他说:“走路要有威仪。”说到这里大师让我先走三十步,然后他自己也走了三十步,那时我才看出我们走路确实不一样。上师接着说:“我们走路时不但要走好还要走正,更要走得稳重。”于是,开始给我们讲了以下几个问题:
1.走路时不能紧张,全身的肌肉要放松。
2.眼睛要观看脚前一米的地方,头不可左右摇摆乱看,一是为了观察脚下是否有虫蚁,以免踩踏;二是为了收摄眼根。
3.呼吸要自然,脚掌要稳健,脚后跟不要有拖地的习惯。
4.身体和脊椎要保持挺拔。
5.喉咙稍微往下收。
6.头要自然地安住在颈上,不可偏左也不可偏右。
7.手自然下垂或放松交握。
8.心要轻松专注于脚掌,自然下沉。
9.然后开始走路。第一种方法是慢走,把专注力放在脚上。从抬脚到落下的每一步要分成三个动作,心里要念念觉察其动作,更细的经行可以达到六个动作。这三个动作分别是,脚后跟起,脚抬起至悬空平缓划过,前脚掌落地。
10.如何把我们的专注力放在脚上呢?就是不要太紧张,是很放松的,只是知道自己在走路以外不是很强烈地去专注。
雍仲邓登上师亲口告诉我:“走路最关键的不但是用脚,而且还要用心,行的是心路。”由此,我们觉察到行路、心路,里面肯定会有很深的意趣。究竟这个"行”要行到什么地步?到底有什么意趣呢?行步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眼、心、脚三者合一,专注与脚下,行步自然稳健,呼吸均匀顺畅,步伐要轻,轻到不会惊扰别人,这就是上师讲的“心路”。如果你轻轻走路,但你的心无法专注到脚上,那就要快步走,就像没有肌肉一样地行走,不能紧张,全身的肌肉要放松,眼睛不可乱看,专注力同样放在脚上。如果你在草原,或宽阔平整的地方,或没有障碍与动物的地方,也可以眼睛看着天空而走,将心安住在空中,或把专注力放在虚空上,这有助于无所缘的禅修。总之,无论快走还是慢走,一定要在行走时保持我们的觉知。
如何保持觉知呢?雍仲邓登上师讲完之后,又开始诵经,最后把经书放到我的头顶,念了很长时间,我知道他这是在念诵传承的仪轨,我心里法喜充满。从此,上师经常教我,走路时心如何平静,身躯如何放松,意识如何安住等神秘的诀窍。雍仲邓登大师说:“身体平静是身心平静的基础:心理平静和情感平静是身心平静的核心;精神平静是身心平静的支柱,身心平静是觉醒的根基。我们的身、心、情、欲都要平静,才是真正的平静。”首先我们要学会自身平静,然后学会运动平静,最后再学会生活平静。
第一,自身平静。我们慢慢注意自己身体的头、肩膀、手臂、手、腹部、腿,最后一直到脚趾。让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紧张起来,我们的意识专注在紧张的部位,保持一会儿,然后快速放松。如果你的身体有病,或有不舒服的地方,那么就将你的心专注在那里,然后告诉自己要放松,同时也放松自己的意识,自然呼吸。此时,你的意识就会进入放松的状态、继而逐渐扩展到整个身体,最终达到身心轻安,无念无为。
如果你无法放松,那就证明你身体的某些部位出现了问题,此时你必须把痛点或不舒服的地方观空,空就是什么都没有,一片虚空,这时你的身体自然而然就会放松。如果你想让自己更舒服一些,就闭上眼睛,呼吸自然空气,此时你听到的、闻到的,甚至想到的,一切归回虚空之中,你的身体自然就平静下来,然后慢慢睁开眼睛,看看蓝蓝的天空或自己喜欢的风景,将意识安住在上面,你的第一感觉就是自己身体放松了,继续保持。
第二,运动平静。当身体放松之后,就慢慢地站起,然后轻盈地行走,按上面所讲"行走的禅修"走路,那时你会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是多么的轻松;然后再慢慢地坐下来,到此,你已经学会了如何让自己的身体平静和放松。睡觉前是练习呼吸法的最佳时间,可以释放一天的压力,然后默默告诉自己:“紧张和压力都已经过去了,我应该安静地休息了。”如果你的眼前出现了不良现象,千万不要恐惧或者让幻觉肆意发展,马上要想一切都是虚幻、是假有,像虚空一般荡然无存。然后祈祷自己做个好梦,或者观想上师、本尊就在自己的心间,大放光明,现象中出现的一切众生,得到佛光普照,都一心向善,都变成了佛。这样一定会吉祥而安静地入睡。
将意识力专注在运动上,你会感觉到身体变得很放松;将意识集中在天空中或某些事物上,你会感觉自己越来越平静。今天我们所学到的方法,也能应用到别的运动和事情上,特别是当我们焦虑、担忧、烦恼和恐慌时,我们练习得越多就越容易安静或放松。
第三,生活平静。不平衡、不公平、不正常、不讲道理、不公道等,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导致了我们的生活以及身心无法平静。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接受、满足、少欲、冷静、朴素、简单等,来平衡那些让我们无法平静的因素。其实这些都是外在的元素,它无法动摇我们内在的意识,但我们的意识没有自制能力,它就像患有多动症的孩子,不由自主地总跟随外景而跑。如果你能学会自制,不跟随外境而跑,外在的东西将无法摇动我们的意识,我们会心如止水,生活平静而安乐。
当我们用心观察生活的时候,发现生活中的每个环节都很紧张,然后你要把意识专注在最近紧张的环节,保持一会儿,然后快速放松。比如,你在恶劣的环境中艰苦的生活,就把你的意识专注在恶劣的环境上,让自己生起厌恶之心,由厌恶而生起出离之心,就是让自己的意识,迅速离开那个让人恶心的环境。此时你要扪心自问,是谁在厌恶?是谁想逃离?如是反复观察,自然会放下厌恶之心。把恶劣转化为美好的环境,唤起自己内心对美好环境的欣赏,你的心里会觉得很舒服。然而你的心既不能厌恶,也不能停留在喜欢上,要对自己发出命令:无论是厌恶的还是美好的,一切都是梦幻,都是自心的幻化如虚空一般,本来没有一物。然后放松意识呼吸自然,自然进入平衡与放下的状态,你的生活慢慢也就平静了下来。
第四,心里平静。意思就是心灵宁静,对人生和事物看得开、放得下。心灵宁静来自于心里平衡,只要你的心情平衡,无论吃亏还是沾光,无论是享福还是受罪,你都能坦然面对,甘愿接受,并且当下就会心理平静。然而,如今的人们正处在一个经济增长迅速、高科技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极度享受、精神食粮严重匮乏的年代,很难做到心里平静。尤其当身心受到外在环境的压迫,或遭受挫折、或受到伤害、或感情失败等逆境时,更无法自我调适和克服,或身心痛苦、或精神抑郁,更甚有者一病不起,终生受罪。因此,在生活平静的基础上,我们必须要再接再厉,那就是修炼心理平静。心理不平静的根源,就是佛教讲的五毒贪、嗔、痴、慢、疑、嫉妒。五毒是轮回的种子,是身心疾病和痛苦的根源,不彻底根除就无法心理平静,无法健康快乐。我们如何除掉五毒,让心理平静呢?要知道在我们心理的每个角落,五毒就像五条凶猛的毒蛇深藏其中,只要你不小心触动它们,它们就会向你发起猛烈的攻击,喷出毒液来腐蚀、毒害我们的身心健康,轻者五内俱焚,重者当场毙命,所以要想获得心理平静,根治五毒刻不容缓。
首先要观察自己心理的每个角落,当你真正细心观察时,会发现自己心理很紧张,这时你的意识一定会专注在让你紧张的部位,就这样保持一会儿,然后快速放松。比如,当你爱上一个人时,如果对方对你的爱无动于衷,你的心就无法平静;如果长期得不到对方的回应,你的心里就开始有了疾病,什么病呢?就是痛苦和烦恼。为了打破这个僵局,你只能将意识专注在你爱的人身上,让自己内心生起邪欲的烈火,一直燃烧到你不能自拔。此时,你一定要把意识转移到欲望上,仔细观看爱、贪婪、欲望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们在哪里儿?就这样一直用心观看。这时你一定会发现,根本无法找到它们的踪迹,是自己太愚痴、太可笑了。接下来你务必警告自己,我要放下爱和贪婪的欲望。同时把最爱的人看成仇人,认定他是杀害自己父母的仇敌,激发自己内心的愤怒与仇恨,恨不得立刻就去杀了他,然后反问自己:仇恨与愤怒到底是什么东西?它们住在哪里?当你用心去观察时就会发现,其实它们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没有,既然是无中生有就不能执着,什么恨啊、爱啊,还有愤怒等,一切都要放下。因为,这些东西本来都是自心的想象,并没有人向我投掷任何爱和很,凭什么我要恨别人呢?然后让自己的意识放松,呼吸自然,慢慢进入平衡的状态,你的心理自然就平静下来。
如果你仍然无法放松,就把仇人、亲人或生活之中一切的不平静全部观空,什么都没有一片虚空,这时你的心自然会平静下来。就这样把自己心理的每个角落,正反两面去修。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