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
训俭示康(节选)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比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图片发自网络
译文
鲁国大夫御孙说:“节俭,是美德的集中体现;奢侈,是最大的罪恶。”共,就是相同的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都是由节俭做起的。能节俭,就少贪欲。有地位的人少贪欲,就不为外物所役使,可以走正直的道路;没有地位的人少贪欲,就能约束自己,节约费用,避免犯罪,丰裕家室。所以说:“节俭,是美德的集中体现。”奢侈就会多贪欲。有地位的人多贪欲,就会贪图富贵,不走正路,招致祸患;没有地位的人多贪欲,就会多方营求,随意浪费,败家丧身。因此,如果做官就必然贪赃受贿,如果在乡间就必然盗窃他人财物。所以说:“奢侈,是最大的罪恶。”
图片发自网络
简析
本文是司马光写给儿子司马康的家训节选。司马光训诫儿子要崇尚节俭,不能奢侈浪费。“俭”和“侈”是一对矛盾,追求不同,结果也就不同。无论是有低位的人,还是没有地位的人,奉行节俭的美德,都会有好结果;相反,追求奢侈,就会带来不好的结果。
全文紧紧围绕着“成由俭,败由侈”这个古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旁征博引地对儿子进行耐心细致、深入浅出的教诲。司马光认为简朴是一种美德,并大力提倡,反对奢侈腐化,这种思想在当时封建官僚阶级造成的奢靡的流速中,无意是具有巨大进步意义的。在今天看来,司马光的见解和主张,也是很有现实的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