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违一年,2017.7.9,《极限挑战》第三季回归荧屏。
平时不怎么打开电视机的我,早早地守候在东方卫视前等待直播。
开播首日,《极限挑战3》四网收视全国第一 ,实时市场占有率冲破20。
❤
回归的第三季第一期没让观众失望,还是原来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六位MC碰撞的花火依旧笑料不断。
第一期的主题是“唤醒城市的人”,极限男人帮们向平凡的劳动者致敬。
夜未央,昼欲迎,有那么一群人,只为温暖你空虚一夜的胃,只为你早起后买到新鲜的蔬菜,只为你每天出门呼吸到的是第一缕新鲜空气……城市在他们的劳作中缓缓苏醒,他们为这座城市注入元气满满。
❤
可能是为了配合广电弘扬社会主旋律的价值观,在剧情设置方面,第三季的《极限挑战》更加接地气,让MC主动走进群众中,体验基层劳动者的日常。
这样的安排,非但没有削弱情节的精彩度,反而可以惊喜地碰撞出脱离“剧本”的“意外”,让素人以最真实的面貌与MC互动,特别是镜头里的那些大爷大妈,他们不似年轻人那么喜好追星,所以呈现出来的状态特别有人间的烟火气。
在第一期节目里,黄渤和孙红雷为社区居民送牛奶,有碰上偏执的取奶大妈,有遇见热情的鸡条阿姨粉,当然还有子女在外远游的独居老夫妻,节目组没有刻意煽情,镜头里记录着的一幕幕,其实就是这个社会的常态,一个现实面前的小缩影:时代的脚步快得有些疯狂,年轻人想赛跑,父母已经跟不上……
❤
看第三季播出后的评价,总有人喜欢拿抄袭一事去黑《极限挑战》,要我说,不管是曾经火爆一时的《跑男》、《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还是只能引起小水花的《我们相爱吧》、《花样姐姐》、《蒙面歌王》;不管是有一定口碑的《四大名助》、《明星大侦探》、《真正男子汉》,还是购买了版权的《了不起的挑战》、《我去上学啦》、《我们十七岁》等诸如此类说不完的中国综艺,哪一个不是引进、借鉴、抄袭亦或者说是灵感来自韩综呢?
在世界范围内,任何创意的重合都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其次,一个节目的框架和游戏的相似度,不该是评判抄袭与否的标准。
极挑的核心,在于人。
六位有故事的大男孩打破规则,不按常理出牌,疯狂自我加持,这是他们不需要复制也无需复制的魅力所在。
❤
我能在《极限挑战》第三季中,感受到温暖、爱心、公益,同时作为一档综艺节目,它的娱乐性并未减弱,这主要归功于两个方面。
一是环节设置。极挑的幕后应该是一群年轻努力、踏实肯干的团队。
他们富有创意,知道“永远不重复自己”才能让惊喜永不枯竭;他们善用反转,知道“先就是后,后就是先,输就是赢,赢就是输”才是世界一贯的作风;他们出其不意,知道“埋头苦干,不如善用巧思”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二是六位MC的表现。以前我看有些综艺,似乎就是冲着节目里的某一位去的,到了《极限挑战》,我的感觉就是——六个人中,画面随意切换到其中一人,我都是愿意去看。
去年《极限挑战》第二季结束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提及六位MC留给我的印象。
时隔一年再看,好像有些人设崩塌了,比如黄磊。但是瑕不掩瑜,我喜欢《极限挑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极限男人帮,这六个人缺了谁都不完整,也正是因为他们身上的专属标签,以及思维各异的行为处世,丰富了《极限挑战》内涵和趣味性,就像知乎上一位网友说的观点那样:
看《极限挑战》,你会很放心,不管这一期导演组安排的游戏设定是不是好玩,这六个家伙都一定会折腾出花样来,可以把导演组安排的流程搞得千疮百孔,最后还能让你惊喜笑点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