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父母都不知道,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文/若水清音
孩子是父母手心里的宝。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父母倾其所有地给孩子保驾护航。
然而,有些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正在毁掉自己的孩子。
01 控制欲极强的父母
孩子:我不想写作业,我要画画。
家长:不行,你必须先写完作业,否则一切都免谈。
孩子:可我就是想画画。
家长:不可以,我这样是为你好。
孩子:我想去公园玩,不想去上辅导班的课。
家长:不行,你不好好学习,将来能干什么?
多么熟悉的对话,多么常见的情景。
我们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父母,他们爱自己的孩子甚至超过了爱自己。所以,他们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路上总是牢牢把控孩子的教育方向。
凡是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几乎都是一票否定:这个不行,那个也不允许。
在他们的教育理念中,学习好比什么都重要。因为他们一直坚信:学习好才能上重点中学,才能考上好大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因为这种根深蒂固的理念,导致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有极强的控制欲。
总想以家长的权威来把控孩子的一切,让孩子的言行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实现,稍有不顺就会对孩子厉声怒喝或破口大骂,几乎不给孩子辩解的机会。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学会了沉默寡言,学会了压抑自己的个性,学会了孤芳自赏,甚至拒绝与父母的沟通。
久而久之,孩子会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冷漠的态度。压抑久了,自然就会产生厌学情绪,甚至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正如美国爱德华所说的: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专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讲民主等因素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与人生。
控制欲极强的父母,毁掉的不仅是孩子的天性,还有天赋。
02 不在乎孩子情绪表达的父母
在商场里,朋友的孩子站在芭比娃娃专柜前,怎么也迈不开步子。
孩子倔强地站在那儿,还一个劲地嚷嚷:
我想买一个芭比娃娃,我就想买一个芭比娃娃。不然,我就不走了。
朋友一听,立刻火冒三丈,生气地说:
你是男孩子,买什么芭比娃娃?!你羞不羞?
说完,朋友一把抓住孩子的手,执意拉走。
孩子死死地抓住柜台边缘,什么也不肯离开。
母子二人尴尬对峙。
我于心不忍,主动提出要买个芭比娃娃送给孩子。
谁知朋友极力反对,也没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就硬生生把孩子拽走了。
回来的路上,孩子哭得稀里哇啦,怪可怜的。
我忍不住问明缘由。
原来孩子学校下周要主持大家去儿童福利院献爱心,孩子听说福利院有个残疾的女孩喜欢芭比娃娃,就想送给她一个。
听完孩子的心里话,朋友愧疚不已。
许多父母以为孩子的无理取闹是调皮捣蛋,是自私和霸道的表现。常常以此来指责孩子不懂事,不体谅父母的难处。
然而,有多少父母认真倾听过孩子的心声?又有多少父母给了孩子一个表达意愿的机会?
诸不知,父母对孩子内心情绪的忽略,屏蔽掉的不只是一颗渴望被理解和尊重的心,还有一颗炽热的爱心。
03 不能正视孩子缺点的父母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是人身上都会有缺。何况是活泼好动,对世界充满探索欲望的孩子?
在一个家长聊天群里,最常看到的是家长们都在抱怨自家孩子的缺点。
家长A抱怨说:孩子昨天撒谎了,在小区楼下跟人说谁谁偷了小区小卖部的东西,害得人家大打出手,闹到最后才知道是孩子撒的慌。
家长B抱怨说:孩子特别爱顶嘴,得理不饶人,昨天还把小区一老太太气晕了。
家长C抱怨说:孩子昨天与邻居家的孩子打架了,居然还把比他大三岁的邻家孩子打哭了。说完,发了个得意的表情,仿佛觉得自家孩子很厉害。
我私底下了解了一下。家长A怕孩子因为这事心里有阴影,数落了孩子两句之后,也就算了。
家长B觉得孩子小,没必要为这事大惊小怪的。
家长C觉得这是孩子之间的事,没必要当一回事,一笑了之。
抱怨之后,他们要做的不是在第一时间引导孩子如何去修正自己的过错,要么是置之不理,要么是敷衍几句。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孩子不知道谎言的后果有多严重。不知道无理取闹的顶嘴有多伤人。不知道打架的后果有多严重。
美国作家珍妮·艾里姆说: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不能正视孩子缺点的父母,培养不出有教养和责任心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