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怎么运动了,决定晚上去打球。
现在渐渐适应了这种每天上班的生活,从早到晚坐在办公室,很容易造成亚健康状态的,至少肚子会越坐越大,所以得时不时地锻炼一下。
从当时吵吵嚷嚷下定决定要学打篮球来看,现在应该过了三个月了,说句实话,没什么长进。突然觉得,曾经自以为很得意的体育课逃课经历,在别人看来,其实只是一种奇葩的存在。
年前刷完了一部热血日剧,《即使弱小也要获胜》,大致讲的是一群升学率极高、学霸云集的重点高中里的及其弱小的棒球队(弱到建校120多年来从来没有打赢过一场比赛),在新来的球队教练兼生物老师的指导下,慢慢克服各种升学、感情和友情上的困难,用弱队的特殊方法打赢比赛的事情。虽然手法有些狗血,剧情也挺中二的,但是看完后还是感触很深。这个随手一抓就是一堆学霸的学校里似乎大家都把学习看得比一切都重要,即便是热爱棒球,但是因为升学的压力却无法专注于练习,加上大家都习惯用学习上的理论知识去解释遇到的一切问题,球队的技术一直很难得到提升。有时候看着剧里的一只只学霸,似乎感觉找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也曾经有过很多这样的念头,认为自己体育一直都不好,还不如珍惜时间多看些书,多做点习题。其实后来才发现这样的想法太过偏颇,有的时候人只需要一点点毅力和一点点鼓励,就像飞机起飞的时候需要助跑一样,有了那么一点腾空的力气,就可以冲上云霄。
但是这么看来就陷入了一个矛盾:技术太差、没自信,以至于不敢去加入比赛,连规则都不太明白的话,在场上简直就是砸场子;但是篮球这种团队运动,如果不跟大家一块儿打的话,不论是技术上还是体力上都很难提高。这是个恶性循环。
就像刚才在球场,一个人练习投篮,投着投着,杜大神过来了。
“你怎么还在练这么近距离的投篮啊,而且你投得太慢了,打比赛的话这种速度早就被别人抢掉了。
“你得练习跳投,你看,一边跳起来的时候一边把球丢出去,这两个动作是同时进行的。”
“我试试。”
“啊不对,不是这样向前倾的,要像这样投。”
“但是大姐说只要把球丢进去就好了啊。”
“那你直接去找大姐教啊,找我干嘛。。。叫你这么做你又不照我说的做。”
“……”
我承认自己有很多东西都没有掌握,但是体育这种东西不像学习,练习题多做几遍自己就能琢磨出解题思路和规律,而运动尤其是姿势上面的琢磨,更需要一个从不灵光到开窍的过程。就好比弹钢琴一样,很多人看起来觉得两只手十个手指头在键盘上一起弹奏很轻松,但是实际上手了以后才发现两手的独立性锻炼有多么困难。
体育好难啊,比学习难多了。
就算是吐槽吧,有些话憋在心里挺难受的,说出来又没人听,干脆写出来给大家看好了。
虽然如此,还是很感激杜大神的指导,虽然有些话说出来不中听,有些东西也不太表达得清楚,谁叫运动这种东西本身就是模棱两可的呢。孔子都说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即使弱小,也要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