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祥斋文录——《太极书论》七

六十一

凡事只要认真做事后,总可以得到一点经验体会。行拳、作字亦尔,愈体会到于右任老作字时的心境,体态,雍容恬适,不疾不徐,暖然似春,陶醉处暗合我内家拳道之妙,安闲自在之至。

六十二

布局,安排,即章法,亦即笔阵也。

阵必讲势,势有奇有正,贵在变化,方能取胜,无死法也。变化之道,按地形,依敌情,人力,条件定决策。

章法,亦字形宽窄,大小,横笔,竖笔,短撇,长捺,以定参差,距离……如卜辞之安排,横无列,竖无行,自然成章,岂人力定向耶?

六十三

走笔,引势浑身上下筋骨气脉,血液,伴之随行,自助健康,行云流水,天地化作一体,乃乃称得个“大”。

书尚圆,本乎自然之道,太极拳宗势圆转,通和,变活,润字能似太极拳外柔内刚乃妙。

六十四

写字不可专慕秀致,亦不可专学苍老。秀致之笔易弱,弱则无气骨,有类乎世上阿谀;苍老之笔每多秃,秃则少文雅,有似乎人间鄙野。故秀致中须有气骨,苍老中必寓文雅,两者不偏,方为善学。

六十五

书贵瘦硬方通神,走笔如藤条,一笔不踏实,不转下一笔,凝结如铸,而不小气,蕴力不尽,笔锋如刀刃,运指如流水,敏性色泽,神速自然而又持重,又如太极猫步中之变化,令人莫测,法书到此境界,方为最上乘之笔。

六十六

落笔须动感情,发泄,述怀,同情。深怨都好,此乃书之灵魂,无情便无书也。好演员浑身是力,一肚子感情,欲止不能,欲罢不休,方可激动得情。

书法同此,自然,娴熟,有情。

六十七

“笔舞",舞字绝非无端造作,定须是舞,才到妙境。张颠素狂、司马疯子,山谷、傅山之至者也。生龙活虎,龙跳虎卧,不舞摆便不能到也。

六十八

字须有骨,同时要有筋,乃为真骨。硬而非生硬,以其有弹性故也。所以作人也忌露骨。

六十九

不拘字、画,达不到化境、进入神行,不是上品。须于此做功夫。这全靠"聪明"二字,然聪明又须从功夫中出之。实践方能生妙,妙即神。

七十

秦腔艺术之“化境”即既不失板眼尺寸,又不失神韵气象。有时轻描淡写,耐人寻味;有时浓墨一挥,气象万千,淋漓尽致。听之似乎无板眼之拘,细拍之则丝丝如扣,意到神随,美不胜收。书道亦然,雖不能至,自认敢当"勤奋"二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