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祥斋文录——《太极书论》四

三十一

龙蛇是走笔,虎风是体态,走笔要灵活,情感要热烈,体态要雄大,气象万千,魅力无穷,都须有奇姿,乃得神,又不能离开正,奇正并用,犹如太极之推手,藤萝老树之盘绕,不见端倪无滞碍,参差变化无穷乃佳。

三十二

笔力雄厚,蓄力无穷,体态硕大,极开阔,引申深邃,虽小字而具大字体势,凝练处气力十足,一片精诚,如婴儿之精灵,有强力开阔处与天地同广大,大人气象也。

三十三

印刷体本身就是来源于优秀的书写体,加之刻字排版印刷,清晰度规范,标准识别等因素形成经典字体。就像普通话没有乡音似的,其实,普通话也是来自方言一样。

三十四

管他两汉二王,南北魏体,笔墨到处都是落脚之地,安家之所,此所谓我即法,法即我也。什么灵气、稚气、傻气、呆气都是我气,神气也。神有何畏?鬼蜮远矣,如此,则更上一层楼矣。超人!化境……无境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道无形,故妙,拳亦如此。

三十五

扎根生活,不是蜻蜓点水,不是走马观花,写生也不能浅尝辄止,要持之以恒。当然,从生活中汲取养分的办法不止写生一种,但它能培养观察力,提高表现力,而且能为你未来创作提供最坚实、最容易引起广泛共鸣的现实基础,能轻视吗?

三十六

作字断不宜疾,笔力不到,则活力不足,点画密用提笔,笔外起笔,如跳高,须从远处跑起乃生力,又如鹰踏兔,必先高盘猛下,太极拳艺多如此理,所谓凌空取势也。

三十七

易拳法书,笔兴一到,管他南派北派,张颠素狂,全部踏倒,一任神行,无忌皆忌,无法皆法,节节贯穿,浑然一体,拆合不得,乃成,得妙作。

三十八

天地有大美,美在无恒无定,美在迁延流变,美在从不重复,可道之道,远非常道。

作字须如打太极拳,周身轻灵,气脉贯通,精气神凝于五内,发于笔端,内刚外柔。

作字如演太极拳,凝神静气,轻灵无端,以吞牛之势,大刀阔斧载之,又如环无端,一气呵成,无缺陷,无意皆意,无法皆法,虽一字之微,有天地之概,龙虎雄姿。

三十九

阅古之名碑法帖,墓志造像,千把百种,愈逆往上溯,愈觉一片原始人的本根,与发之天然美,引人想像不尽,魅力无穷;发之,愈往后世看,临帖,扭捏做作,一片死气,幸会索然,不足观矣。乃知,什么法度、规律,全是人为,天机殆失,何以故?真不真尔,所谓“反真归朴”的真言也。书法生命力,全在于此。

四十

走笔不可离纸,至少一次连延以三四字,再多便不尽情,墨不许可也。字,连不连,不要紧,气派总须一贯,一直推下去乃见精神。字,不拘大小,但境界总得有其气象,境界潜力无穷。躁笔,草率苟且,最不足观。勒落,收笔处,总要慎为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二十一 太极书法之理,有放纵与凝练二途,难说谁优谁劣,总是先放纵而后凝练为佳。不事放而求收,落得小器;不收只放,而...
    司马谦阅读 1,423评论 0 3
  • 瑜祥斋文录 太极书论 顾视清高气深稳,文章彪炳光陆离。 所有的生命,都是向下扎根,向上成长。 厚积薄发,成就永恒。...
    司马谦阅读 2,615评论 5 9
  • 十一 书之妙道,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过不经意,其蔽嫌琢,过不经意,其蔽嫌率,恰到好处,恰够消息,毋不及,毋太过,其...
    司马谦阅读 955评论 0 3
  • 书法的学习要有晋韵唐法宋意,晋韵就是晋人书法当然以王羲之为代表,笔法自由,侧锋转挑,非常灵动,以无法胜有法,讲究书...
    崔金娥阅读 8,292评论 0 0
  • 序: 日记镌刻过的日子 2017年写了一年的电子日记。不同于手写的日记,手写的越来越简,几乎只剩下一个曾经过过的日...
    阿德乐阅读 4,92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