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落天才?抱歉,我只是换了条赛道登顶

  哎呦喂,这鬼天气!

  豆大的雨点子砸得外卖头盔噼里啪啦响,林默眯着眼,努力看清被雨水糊成一片的世界。

  电动车轮子一个打滑,哎哟一声,人车俱倒,保温箱里的麻辣香锅、糖醋里脊撒了一地,红油混着雨水,流得那叫一个狼狈。

  “妈的!老子等了半个小时的饭!”

  顾客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站在门廊下骂骂咧咧,手机摄像头都快怼到林默脸上。

  “差评!必须差评!赔钱!你这怎么搞的?”

  林默没吭声,雨水顺着发梢流进脖领子,冰凉的。

  他默默地爬起来,检查了一下只是擦破皮的膝盖,然后看着那一地狼藉。

  赔笑?道歉?

  三年前他或许还会,但现在,他只是麻木地掏出手机。

  “您好,餐损了,我照价赔给您,麻烦您取消一下差评行吗?”

  “取消?你想得美!你们这些送外卖的,就知道耽误事!”

  最终,赔了饭钱,差评还是高高挂起。

  平台扣款的提示音像是这雨夜里最刺耳的伴奏。

  林默推起湿透的电驴,一瘸一拐地往回走。

  就在这冰冷的绝望中,记忆猛地被撬开一道缝。

  也是这样的雨天,窗明几净的实验室却冷得像冰窖。

  导师李振华痛心疾首地举着一份资料,旁边是当时还一脸“沉痛”的师兄张恺。

  “林默啊林默,我没想到你会抄袭你师兄的设计!太让我失望了!”

  “师弟,你……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不是说好各自独立完成的吗?”

  周围那些曾经羡慕、敬佩的眼神,瞬间变成了鄙夷和唾弃。

  铁证如山?众口铄金?他百口莫辩。开除通知,行业封杀令……所有梦想和骄傲,在那一刻被碾得粉碎。

  雨更大了,仿佛要冲刷掉过去的痕迹,却只是让现实更加清冷。

  手机又响了,系统派了新单,取餐点居然是:市中心奢华酒店宴会厅。

  那是本市科技圈的顶级盛会——“玄瞳”芯片发布会暨庆功宴的所在地。

  而“玄瞳”的首席设计师,正是他现在最不想见到的人,那个三年前踩着他尸骨上位的师兄,张恺。

  林默深吸一口冰凉的空气,拧动了电动车把手,朝着那片灯火辉煌、与他此刻的泥泞截然不同的世界驶去。

  命运的齿轮,似乎在这一刻,发出了咯吱作响的、充满讽刺意味的转折声。

  五星级酒店宴会厅。

  水晶灯晃得人眼晕,空气里弥漫着香槟和成功人士的香水味。

  男士西装革履,女士裙摆摇曳,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谈论着融资、估值、未来科技趋势。

  穿着亮黄色外卖服、浑身湿漉漉还沾着泥点子的林默,一进门就成了异类。

  保安皱着眉头拦下他,眼神里的嫌弃毫不掩饰。

  “喂喂喂,送外卖的走后面员工通道!谁让你从前厅进来的?”

  “不好意思,订单地址写的这里。”

  林默亮了下手机。

  “那也不行!在这等着!”

  保安像驱赶苍蝇一样挥挥手。

  周围投来各种目光,好奇的,鄙夷的,看热闹的。

  林默垂着眼,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台上,巨大的LED屏幕正播放着“玄瞳”芯片炫酷的宣传片,聚光灯下,张恺穿着一身昂贵的高定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正慷慨激昂地演讲。

  “……玄瞳,不仅是性能的飞跃,更是智能的革命!它承载着我们团队无数个日夜的心血……”

  张恺的声音通过顶级音响传遍会场,收获了阵阵掌声。

  他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俨然是科技圈新一代的领军人物。

  目光扫过台下,忽然,那抹刺眼的黄色定格在他的视线里。

  林默?他居然在送外卖?

  张恺的演讲微妙地顿了一下,随即,嘴角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

  一个绝妙的想法涌上心头——还有什么比在此时此地,再次践踏这个手下败将,更能彰显自己的成功和“宽容”呢?

  互动环节开始。

  张恺回答了几个媒体铺垫好的软性问题后,忽然拿起话筒,目光“精准”地找到了角落里的林默,声音透过麦克风,显得格外“关切”:

  “咦?那位……穿着黄色制服的朋友,看着很面熟啊。哎呀,这不是我那位才华横溢的林默师弟吗?”

  唰!所有镜头,所有目光,瞬间聚焦在林默身上。

  他被赤裸裸地钉在了聚光灯下,狼狈的样子被放大在巨幅屏幕上。

  “听说师弟最近在……体验生活?送外卖也挺好,脚踏实地嘛,哈哈。”

  张恺的笑声通过麦克风放大,带着刺耳的优越感。

  “大家可能不知道,林师弟当年在我们实验室,也是搞芯片设计的,很有一些……嗯,独特的‘想法’。可惜啊,后来走了点弯路。”

  台下响起一阵压抑的窃笑和议论声。人们用看小丑的眼神看着林默。

  女记者苏晴皱了皱眉,她敏锐地察觉到张恺话语里过分的刻意的“幽默”和林默那异常平静之下隐藏的屈辱。

  这不像简单的叙旧。

  张恺似乎觉得火候还不够,又假惺惺地加了一句。

  “怎么样林师弟?要不要考虑来我们公司?虽然核心技术岗位要求高,但测试部还缺人,体验一下真正的芯片项目嘛!”

  羞辱,赤裸裸的羞辱。

  全场都在等着看林默如何反应,是狼狈逃窜,还是忍气吞声?

  然而,林默只是缓缓抬起了头。

  聚光灯刺眼,台下所有人的目光像针一样扎人。

  哄笑声、议论声嗡嗡作响,都在等着看这个落魄天才、外卖小哥如何收场。

  面对张恺那虚伪的“邀请”和全场的嘲讽,林默沉默了几秒。

  然后,他做了一件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

  他没有低头躲闪,反而一步步,平静地走向台前。

  保安想拦,却被他的眼神逼退。

  那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麻木,而是一种沉静如水的冷冽。

  他从主持人僵住的手里拿过备用话筒,声音透过音响传出,清晰而稳定,没有一丝颤抖。

  “张首席,‘体验’就不必了。不过,既然您提到了芯片,我刚好有个小问题,想请教一下。”

  张恺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心里莫名一突,但众目睽睽之下,他只能维持风度。

  “哦?师弟对芯片还有研究?请问。”

  林默的目光扫过台上巨大的“玄瞳”芯片结构图,语速平稳,却字字如刀。

  “据发布会资料显示,‘玄瞳’采用了第七组新型底层架构来提升效率。

  但是,该架构第1094行,为了强行适配您修改后的指令集,引入了一个冗余校验代码。

  这个代码,在常规测试下无法触发异常,但在高负载满频运行达到第37小时左右,会因为时序冲突,引发核心频率骤降约5%。这个漏洞,贵公司的测试报告里,提到了吗?”

  台下瞬间安静了不少!

  一些技术出身的嘉宾和记者脸色微变,开始交头接耳。

  这问题太具体、太专业了!不像瞎编的!

  张恺脸色唰地白了,后背瞬间冒出冷汗。他强装镇定,干笑两声。

  “呵……师弟,看来你送外卖之余,还是很关注技术嘛。

  不过,这种没有根据的猜测……”

  林默根本不给他打断的机会,继续追问,声音提高了几分。

  “另外,您刚才重点介绍的,号称领先行业的‘双通道异步缓存技术’,其核心算法的优化矩阵,推导过程非常精妙。但我怎么觉得,它的思路和三年前一份未发表的、署名仅为‘L.M’的设计手稿附录里的猜想,几乎一模一样呢?

  那份手稿,后来好像莫名失踪了。张首席,能解释一下这是巧合吗?”

  L.M! Lin Mo!(林默!)

  轰!这番话像一颗炸雷,在会场里引爆!

  抄袭?偷窃?还是更肮脏的内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从林默身上,猛地转向了台上的张恺!

  张恺彻底慌了,手指微微发抖,声音尖利起来。

  “胡说八道!林默!你这是诽谤!你是输不起!故意在今天来捣乱!保安!保安!把他请出去!”

  但已经晚了。

  质疑的种子已经种下。

  台下哗然,记者们的长枪短炮疯狂地对准了两人,闪光灯亮成一片。

  林默没有再看他一眼,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个简单的提问。

  他放下话筒,无视身后的混乱和张恺气急败坏的叫声,转身,迎着各色复杂的目光,平静地朝门口走去。

  女记者苏晴眼睛一亮,毫不犹豫地推开人群,快步追了出去!

  这个故事,绝对不像表面那么简单!这个外卖小哥,身上藏着大秘密!

  发布会现场乱成了一锅粥。

  张恺在台上脸色铁青,强撑着场面,语无伦次地斥责林默“心理扭曲”、“恶意报复”。

  但台下的窃窃私语和怀疑的目光,像针一样刺向他。

  当晚,科技版的头条迅速被掌控舆论走向的张恺团队引导。

  《天才陨落还是小人作祟?前研究员林默发布会现场恶意诽谤》

  《“玄瞳”设计者张恺回应:对诽谤行为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揭秘“林默抄袭案”更多细节:学术不端早有端倪》

  几篇看似“客观”的报道,辅以大量“匿名知情人士”的爆料,再次将三年前的旧案翻炒出来,极力坐实林默的“抄袭者”形象,并将他今天的言行描绘成“输不起的眼红行为”。

  网络水军下场,带起节奏,评论区充斥着对林默的辱骂。

  “真是脸皮厚!自己抄袭还有脸出来闹?”

  “恶心!看不得别人好!”

  “人渣!快去死吧!”

  林默的出租屋门口被人用红油漆喷了“骗子”字样。

  半夜接到骚扰电话,各种污言秽语。甚至平台账号都收到了大量恶意投诉和辱骂信息。

  生活仿佛又回到了三年前那段最黑暗的时光,甚至更糟。黑云压城,欲要将他这株早已残破的野草彻底摧折。

  然而,林默看着手机里那些恶毒的言论,眼神却异常平静,甚至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他打开一个界面简洁到近乎原始的网站,登录了一个沉寂许久的账号。

  指尖在键盘上飞舞,一行行代码、一组组数据、严谨的逻辑推导过程,逐渐汇聚成一篇详尽无比的技术分析报告。

  标题冷静而骇人:《关于“玄瞳”芯片特定架构下潜在高频负载漏洞的技术验证与分析》。

  没有情绪化的指责,只有冰冷的数据、严密的推理和可复现的测试路径。

  他将报告发布在一个全球极客和顶尖工程师聚集的匿名技术论坛上。

  起初,这篇帖子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

  直到几个小时后,一位业内公认的技术大牛留言:“Holy shit!这分析……好像是真的!我模拟了一下,确实存在概率触发!”

  一石激起千层浪!

  越来越多技术人士开始关注、验证、讨论。帖子被迅速顶起,转载到各个技术社群。

  “牛逼!这漏洞挖得深啊!”

  “发布好几天了,官方怎么没公布这个?”

  “难道真被那个外卖小哥说中了?”

  “‘L.M’……这署名有点眼熟啊……”

  技术圈的地震,开始了。

  “玄瞳”芯片完美无瑕的形象,被这篇来自匿名大神的帖子,撕开了第一道致命的裂缝。

  与此同时,追出来的女记者苏晴,也通过种种渠道,终于找到了林默的联系方式。风暴,才刚刚开始。

  技术论坛的发酵,让张恺和李振华彻底慌了神。

  他们没想到林默居然能用这种方式反击,而且如此精准狠辣!

  软的不行,就来硬的。

  张恺先是派人找到林默,假意提出可以给他一笔“封口费”,甚至许诺一个虚职,让他“体面”地闭嘴。

  被林默干脆利落地拒绝后,威胁接踵而至。

  房东突然打来电话,语气为难地表示房子要收回自用,让他尽快搬走。

  片区管理人员突然上门,检查水电消防安全,吹毛求疵地开出整改通知。

  这些下作的手段,试图从生活上压垮林默。

  甚至,张恺不惜重金,雇佣了一队黑客,试图远程入侵林默的电脑和手机,想要找到他可能存储证据的地方,并彻底删除,或者植入一些对他不利的“证据”。

  深夜,林默的电脑屏幕突然弹出密密麻麻的防火墙报警提示。

  他看了一眼攻击源和手法,冷笑一声。

  三年前他或许会措手不及,但这三年,他蛰伏在底层,从未停止对技术的钻研和提升,尤其是在网络安全方面——他太了解张恺他们的手段了。

  只见他手指在键盘上轻点几下,调出一个自己编写的防御程序。

  界面上一串串代码飞速滚动,如同构筑起一道无形却坚不可摧的数字长城。

  对方的攻击泥牛入海,甚至被他反向植入了追踪木马。

  几分钟后,攻击戛然而止。对方显然意识到踢到了铁板,狼狈撤退。

  经此一役,林默知道,不能再单打独斗了。他拨通了苏晴的电话。

  在一家僻静的咖啡馆,林默将一个小型加密U盘推到了苏晴面前。

  “苏记者,这里有一段三年前的音频,环境很嘈杂,但关键信息还能听清。

  还有一份我早期实验记录的云端存档截图,上面的时间戳,比张恺申请专利的时间早了一个半月。”

  林默的声音很平静。

  “你可以验证真伪。”

  苏晴接过U盘,感觉手心有些发烫。

  她知道,这里面可能藏着摧毁一个科技明星的重磅炸弹,也可能藏着还一个天才清白的唯一证据。

  “你为什么相信我?”

  苏晴问。

  “因为你追了出来,而不是只围着台上的成功者转。”

  林默喝了一口咖啡,眼神深邃,“而且,我现在需要一個能让声音被更多人听到的喇叭。

  你就是那个喇叭。”

  合作,就此达成。

  调查取证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张恺和李振华也在动用资源极力阻挠和混淆视听。

  但真的假不了,苏晴的专业能力和人脉,加上林默提供的精准线索,正在一步步逼近真相的核心。

  一张反击的大网,正在悄然撒开。

  苏晴的深度调查报道,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深水炸弹,在本市的科技圈和媒体界掀起了滔天巨浪。

  标题直接有力:《“玄瞳”光环下的阴影:三年前学术公案再调查,证据指向惊人反转!》

  报道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以严谨的笔触,层层推进:

  1.呈现了林默提供的早期实验记录时间戳与专利申请时间的矛盾。

  2.公开了那段经过技术处理的模糊录音——虽然背景嘈杂,但“借鉴他的”、“导师您要帮我”、“数据处理干净”等关键词句依稀可辨,声音特征与张恺、李振华高度吻合。

  3.采访了数位当年知情的匿名校友和业内人士,旁证了林默卓越的天赋和张恺当时的平庸与嫉妒。

  4.详细分析了技术论坛上那篇匿名大神关于“玄瞳”漏洞的报告,并将其与发布会现场林默的提问相印证,质疑“玄瞳”的设计原创性。

  这篇报道一出,舆论瞬间反转!

  “卧槽!惊天大反转?”

  “如果录音是真的,那张恺和李教授也太恶心了吧!”

  “原来那个匿名大神可能就是林默本人?”

  “细思极恐!这是窃取人生啊!”

  之前骂林默有多狠的网友,现在反弹就有多强烈。

  愤怒的声讨转向了张恺和李振华。

  “玄瞳”芯片的订单被大量取消,合作方纷纷宣布暂停合作以待调查,公司股价断崖式暴跌,一天之内触发了多次熔断!董事会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对张恺施加巨大压力。

  学术圈也掀起轩然大波,李振华所在的大学宣布成立独立调查组,重新审查三年前的旧案。李振华称病在家,拒绝一切采访,但学术声誉已然臭不可闻。

  形势急转直下!之前高高在上的两人,瞬间变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

  而一直被唾弃的林默,则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同情和支持。真相的光芒,虽然迟到了三年,终于开始穿透厚重的乌云。

  巨大的压力下,张恺和李振华终于撑不住了。

  公司董事会给了最后通牒,学术调查组步步紧逼,社会舆论的口水几乎要将他们淹没。

  财富、地位、名誉,他们曾经窃取来的一切,都即将化为泡影。

  他们放下了所有尊严,千方百计打听到林默的新住处,在一个夜晚,如同丧家之犬般找上门来。

  李振华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头发凌乱,再也看不出丝毫学术权威的样子,他抓着林默的手,老泪纵横。

  “林默,我的好学生……当年是老师糊涂,老师老糊涂了啊!

  是张恺,是他蛊惑的我!

  你看在老师当年悉心培养你的份上,看在我这一把年纪的份上,高抬贵手,放老师一马吧?

  我不能晚节不保啊……”

  张恺更是彻底没了人样,脸色惨白,眼窝深陷,他扑通一声,竟然直接跪在了林默面前,抱着林默的腿嚎啕大哭。

  “师弟!我错了!我不是人!我是畜生!我嫉妒你!我鬼迷心窍!求你饶了我吧!公司不能垮啊!

  那么多员工等着吃饭呢!只要你肯站出来说一句这是误会,条件随你开!股份!钱!我的位置给你坐都行!求求你了!”

  看着眼前这两个声泪俱下、卑微到尘埃里的人,林默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和三年前他们趾高气昂地给自己定罪时相比,真是天壤之别,讽刺到了极点。

  他没有立刻扶起他们,也没有恶语相向,只是静静地听着他们哭诉、哀求、互相推诿。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无波。

  “你们先起来吧。

  这件事……闹得太大,不是我一句话就能解决的。”

  他没有答应,也没有明确拒绝。

  但这看似松动的口风,却让绝望中的张恺和李振华如同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能的!能的!师弟只要你愿意开口,肯定有用的!”

  “对对对!林默,只要你肯帮忙,老师这辈子都记得你的恩情!”

  两人千恩万谢,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灰溜溜地走了。

  他们以为林默心软了,动摇了一—毕竟,年轻人嘛,总是容易心软,容易被这种痛哭流涕的戏码打动。

  但他们看不到,在他们转身后,林默眼中那冰冷彻骨、毫无波澜的寒意。

  经过几天的“焦急”等待,张恺和李振华终于收到了林默那边“勉强同意谈谈”的消息。

  两人欣喜若狂!

  为了最大限度地挽回形象,他们迫不及待地策划了一场高调的“和解发布会”,邀请了大量媒体、行业伙伴、公司董事和学界代表。

  他们要向全世界表演一场“误会消除”、“冰释前嫌”、“携手向前”的大团圆戏码!试图将这惊天丑闻定性为一场“可悲的误会”和“沟通不畅造成的分歧”。

  发布会现场依旧奢华,但气氛却透着一股诡异的紧张。

  到场的记者们交头接耳,眼神里充满了探究和怀疑。

  董事们面色凝重。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今天绝不可能只是简单的“和解”。

  张恺和李振华早早到场,穿着精心熨烫的西装,努力挤出镇定和“宽容”的笑容,但眼底的慌乱和焦虑却难以完全掩饰。

  他们反复 rehearsed等会儿要说的话,强调“学术争议”、“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展望未来”。

  “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同仁,今天请大家来,是为了澄清一些关于‘玄瞳’芯片和我个人的不实传闻……”张恺对着话筒,声音努力保持平稳。

  就在这时,宴会厅的大门被缓缓推开。

  林默来了。

  他没有穿外卖服,也没有穿西装,只是一身简单的休闲装,干净,挺拔。

  他没有看任何人,只是迈着平稳的步子,一步步走向会场前方。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镜头齐刷刷对准了他!闪光灯疯狂闪烁,几乎要淹没他的身影。

  张恺和李振华脸上努力堆起的笑容僵住了,心脏不由自主地狂跳起来。

  他们预想中的林默,应该是带着一丝妥协和局促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平静,冷冽,眼神锐利得像刀,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他们的心跳上。

  一种强烈的不祥预感,瞬间攫住了他们。这场他们精心策划的“和解”盛宴,主角似乎从一开始,就不是他们。

  林默走到台前,甚至没有看张恺和李振华一眼,直接从主持人手中拿过了话筒——就像那天在发布会上一模一样。

  “各位,下午好。”

  他的声音透过音响,清晰而冷静,没有丝毫情绪波动。

  “今天受张首席和李教授的邀请而来,说是要澄清一些事情。我觉得,确实需要彻底澄清一下。”

  张恺脸色煞白,想上前抢话:“师弟,我们……”

  林默一个冰冷的眼神扫过去,竟然让他瞬间噤声!

  “澄清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用证据说话。”林默拿出一个U盘,连接了投影仪。

  巨大的LED屏幕开始亮起。

  “首先,是关于‘玄瞳’芯片的设计原创性问题。”

  屏幕上开始滚动展示一页页复杂的原始手稿照片、实验日志记录,“这些,是我个人云端及本地硬盘恢复出的,时间戳显示早于张恺专利申请日期至少一个半月的原始设计草稿、算法推导过程和实验数据。

  请注意附录三的矩阵算法,与如今‘玄瞳’引以为傲的核心技术,相似度超过95%。”

  台下一片哗然!记者们疯狂拍照,技术专家们伸长脖子仔细辨认,董事们脸色铁青。

  “其次,是关于三年前那场定我‘抄袭’罪的实验数据。”

  林默切换画面,展示出复杂的代码比对和数据库操作日志,“这是当年实验室服务器被删除操作的前后日志追踪还原。

  可以清晰看到,在指控我抄袭的前一晚,有来自特定IP(经核实属于张恺个人电脑)的大规模数据篡改和覆盖操作。而被认定为‘原始’的、属于张恺的数据,其创建时间戳,晚于我的数据,却被人为修改到了更早的时间。”

  铁证如山!台下已经炸开了锅!

  “最后,”林默播放了那段经过降噪处理的音频,虽然依旧嘈杂,但关键对话比苏晴报道里的更为清晰。

  ——“导师,林默那份手稿……实在太完美了,我们只要稍微……”

  ——“小恺,你放心,数据层面我会处理好,保证天衣无缝。以后对外,这就是你的成果。”

  ——“谢谢导师!将来我一定不会忘了您的提携!”

  录音播放完毕,全场死一般的寂静!落针可闻!

  张恺面无人色,浑身抖得像筛糠,猛地后退两步,跌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语。

  “不……不可能……你怎么会……”精神彻底崩溃。

  李振华则像被抽走了所有骨头,瘫软在地,老脸灰败,眼神空洞,嘴里只剩下无意识的“完了……全完了……”

  几名警察适时地走入会场,径直走向张恺,亮出了逮捕证。

  “张恺先生,你涉嫌商业窃密、诽谤、数据造假等多宗罪名,请跟我们走一趟接受调查。”

  一场精心准备的“和解会”,变成了终极审判场!

  林默用无可辩驳的证据,完成了最彻底、最酣畅淋漓的反击和打脸!所有的罪恶,在阳光下无所遁形!

  张恺被带走,李振华身败名裂,等待学术委员会和法律的进一步严惩。

  “玄瞳”项目彻底停摆,公司被收购重组。

  轰动一时的窃取人生案,终于尘埃落定。

  媒体们争相报道最终的结果,林默的名字被彻底洗清,甚至被冠以“天才归来”、“不屈的斗士”等称号。

  无数曾经误解他、辱骂过他的人,纷纷在网上道歉各大科技公司、猎头的offer像雪片一样飞来,开出天价薪酬和顶级实验室的权限。

  但林默,统统拒绝了。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场小型的媒体见面会召开。

  林默宣布成立自己的独立工作室——“默芯科技”。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对过去的喋喋不休,他只是平静地阐述了自己的理念。

  “科技的目的不是为了踩踏谁,也不是为了个人的虚名与财富。

  它应该用于创造,用于解决真实的问题。默芯科技,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他的眼神清澈而坚定,仿佛过去的那些苦难与辉煌,都只是淬炼他的一块砧板。

  发布会结束后,记者们逐渐散去。苏晴走了过来,微笑着伸出手。

  “林默,恭喜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林默与她握了握手,回以一个真诚而轻松的微笑。

  这是很久以来,他第一次露出这样的笑容。

  “打算?先从做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小芯片开始吧。”

  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金光,温暖而充满希望。未来的道路或许仍有挑战,但这一次,他将完全掌控自己的方向。

  远处的天空,湛蓝如洗。一个崭新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书写。

  而这一次,执笔人,是他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