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学呗小编都听到妈妈说:我多么的想成为一个慈祥笃定、处乱不惊的妈妈啊!可是要在孩子面前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又是那么的困难呐,特别是孩子有的时候调皮了、犯错了……而自己又忙得团团转,那火就“蹭”的一下窜上来了,想要温和地和孩子沟通完全不可能了嘛!
的确,妈妈们是人不是神,不可能做到永远不发火,永远的温和而坚定。说白了,父母是有权表达愤怒的,正如一位学呗老师所说,“愤怒与快乐对人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但如果你是一个经常对孩子发脾气的妈妈,那你就要花更多的方法和时间来对自己的情绪进行管理了,这里我们说说,知道发脾气不好,但实在憋不住的妈妈们,偶尔还是爆发了该怎么办?
学呗认为这几种发脾气的方式要不得:
侮辱孩子,给孩子贴标签
情景一:孩子今天的动作慢腾腾,慢慢的背起书包上学,心不在焉的在路边踢石子,慢慢的写作业……于是你终于没忍住,“你这个熊孩子,怎么这么磨蹭,慢死了。”
给孩子贴标签的恶果就是孩子感觉形象被破坏,很少自我反省,更多的只是感到羞愧,造成不自信,大一点的孩子为了维护自己,还会反击或者找借口辩驳。
不理孩子,对孩子进行冷暴力
情景二:孩子在房间玩耍,你收拾完厨房,又去打扫客厅,到房间又看到孩子把剪碎的纸片撒满了每个角落……于是,你默默的板起脸,闷闷不乐,任凭孩子怎么呼喊你,你都不应。
对孩子实施冷暴力,往往让孩子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但他又能觉察出氛围不对,随之会产生焦虑和不安,无法取悦你也会使孩子感到深深的挫败。
放狠话,刺激孩子
情景三:你辛辛苦苦做了一大桌丰富的晚餐,叫了孩子好几次,还是不见孩子出来……于是你发脾气了,“小兔崽子,不想吃以后就都别吃了,把你丢给外面的乞丐要饭去。”
说这种气话、狠话吓唬孩子,会让孩子感到突然的恐惧,经常的威胁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甚至造成逆反心理,一些孩子可能会说,“反正你要把我扔了,我就不吃了。”
如果忍不住发脾气了,学呗请你这样做:
首先,接受自己已经生气了的事实,不要独立在那里内疚,让孩子知道你对他此刻的情绪反应是什么。其次,表达自己生气的感受,妈妈们对孩子生气太多是因为担心孩子的行为,所以,你要告诉孩子:妈妈是爱你的,妈妈生气的是你这个行为,因为我担心你。而不是出现上面所述的指责、冷暴力的对待孩子。最后,告诉孩子我们现在怎么做会更好,妈妈期待的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三个步骤是妈妈们在发火当下要做的,如果当时你没有做,那之后你最好去跟孩子沟通这件事情,包括告诉孩子自己发脾气的原因;主动的跟孩子道歉,为自己的情绪失控说对不起,但不能就此弥补孩子,你还是要坚定自己的原则,不然发脾气就没有了意义;最后冷静客观的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让他知道下一次怎么做,必要时就这件事情定一个规定或者约定等等。
不要单纯的压抑情绪,要将发脾气变成一种沟通:
有些妈妈说,每当我要发脾气的时候,我就不断告诉自己,“我不生气、我不生气,我就是不生气……”好,到了最后,自我克制真的起效了,妈妈发现自己居然没有发脾气,但这样单纯的压抑情绪真的好吗?这不过是安然的渡过了情绪爆发的危险期,如果你不再对情绪展开处理吗,那数次积累之后,情绪的火药就会再彻底的爆发一次,就像有的妈妈总是到了晚上突然就爆发了,其实这样对你或者对孩子的危害都更大。
所以,学呗从不主张这样单纯的压抑情绪,一件事让我们生气是有缘由的,我们不妨回到事情的本身,了解自己的需求,安抚自己的心情,看能不能找出更温和的处理方法来代替发脾气,我们要先处理情绪,再来处理事情,这样才不会积累负面情绪。
那许多妈妈在发完脾气后,或许下一秒就后悔了,开始自责,同时孩子也受到了伤害。所以说发脾气是一个代价挺高的行为,所以,如果非发不可,那就得产生两个效果——让自己得到释放,给孩子一些启示,将发脾气变成一种沟通。简单来说,就是要制定一个目标,划定界限,不要即兴的发脾气,也不要用学呗小编上述所说的方式发脾气,当我们决定要发脾气时,不妨坚守三个清晰的表达:“我看到……我感到……我希望……”要特别注意的是,三句话都要以“我”开头。比如孩子没完成每天的练字任务时,你应该这样说:“今天周末,我知道你很想玩,但我们之前就约定好中午练一个小时的字,我很信任你,可我看到的是你一直在玩游戏,字就忘记练了,所以我很生气,同时我希望你能在下午4点前完成它……”
看似简单的话语,其实已经将你的情绪、立场、孩子的问题、你希望得到的结果展现出来了,这样子的发脾气可能会成为你们沟通的桥梁,或许你担心这样不够分量让孩子听话,但其实教育是一个叠加的过程,坚持做,你就能看到效果;反过来,你大吼大叫的发脾气,或许并没有解决问题,因为孩子表面上的低眉认错,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