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课 老人干涉我养娃怎么办?
一种是老人有情绪。老人说很多的话,表面上看起来是干涉我们养孩子,事实上背后都有很多情绪在里面的。只要我们倾听了他们的情绪,这个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一种就是老人不管有没有情绪,就是喜欢控制,干涉子女的生活,这种该怎么办呢?
第一,一定要划清界限。当老人习惯于控制我们时,能够不吵不闹,有界限的倾听他们,这是需要修炼的智慧。
第二,老人干涉我们养孩子,通常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不要急着在孩子面前去反驳去沟通。
列举了一个案例,女儿管孩子,妈妈干涉,最后升级成外婆和妈妈都处在问题区。女儿用微信方式与妈妈开诚布公的交流,得到妈妈情感上的理解与支持。此案例的成功在于:
第一,她是在无问题区的时候沟通的,因为不好意思说出口,所以用的是微信,有时间去反复思考到底该怎么说;
第二,她的这条微信既有考虑到他人,肯定了妈妈为自己做的事情,又有考虑到自己,明确提出了自己的需要,请求妈妈以后不要干涉她养孩子。
第33课作业:
1、分享一下隔代养育中,你的“法宝”。给家中的长辈写三条肯定性我信息,并试着给父母发一条感恩的短信吧。
我总趁孩子不在时跟婆婆说说关于“自己的事不自己做”的危害性。孩子小时婆婆特别爱喂饭,我说过好些次,老人比较固执,总觉得孩子长大就会了,现在让她吃好,长好更重要。只到有一次,家里亲戚里有个被老人宠的不得了的孩子说出让我们我们旁人都听不过去单的话时,晚上回家,我就这件事跟婆婆好好聊了聊,对孩子无限的宠爱实则是害了孩子。第一,孩子没有责任感,到了有学习压力时,分不清主次,会形成拖拉磨蹭的,习惯(这点在我家孩子身上有体现);第二,对孩子来说,没有尊敬老人的概念,养成孩子自私自利的坏习惯;第三,孩子动手能力差,对自信心的树立也有诸多不利影响。因为也是亲耳听到那个孩子的话,婆婆终于放下“喂饭”,也逐渐减少对孩子的“帮忙”。我感觉“法宝”是对来人发“肯定性我信息”、多一些熟知的人的事例来深入聊聊,以老人对孩子的爱来说,他们也还是希望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的。固执的一面也需要在无问题区好好的沟通。将心比心,相信婆婆能体会我们的用心。
婆婆:妈妈,您对我们的照顾让我们都感觉太幸福了,谢谢您!
公公:您每天风雨无阻的接送孩子,真的给我减少了很多的负担,感谢您!
妈妈:还惦记着我生病,特地打电话来询问,真的太让我觉得温暖了,谢谢你,妈妈!
2、听完这节课,您的感悟是什么?并打算今后如何实践。
老人的“管”后面的隐藏着的多半还是担心子女,想帮助子女,为了子女好。可无论是否有情绪,作为孩子真正的监护人来说,我们一定要有界限。隔代亲不是在一个孩子身上,而是目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把孩子丢给父母的同时也在把责任一并丢给了父母。因此,作为父母自身来说一定要更多的陪伴孩子,起主要的教育孩子的作用。界限感在我家则表现为搬出去,即便是租房,我们三个人也应该有自己的小家庭生活。另一个,对自己正确的育儿观念来说一定要坚持,但在老人有情绪时,认真倾听。疏导老人的情绪的同时依然坚定自己的育儿观。但我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有时会当着孩子的面说婆婆,这点很不好。希望孩子尊老爱幼,可自己都没有做到怎么能指望孩子做好呢?这点上还要注意说话的时机以及说话的方式方法,与老人顺利沟通,希望老人是我们不在时的助力而不是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