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以为,在诗和远方生活会更加美好,诗和远方有我期待的梦,直到我再次遇见了那颗心。
――题记
闲暇的时光总是容易激发灵感的火花。我翻阅着朋友圈里的文章,无意间看到一条高中校友推荐的一篇文章,让我泪如雨下。
那篇文章是一位学长编辑完成,发表在自己运营的公众号中。文章入眼便是学长帅气而自信地在外交学院的照片,文字是“我去外交学院了”。看到一个校友实现梦想本还是件开心的事,但我却耿耿于心。
那位学长本科就在外交学院,发文也是因为刚得到北京给他发来的续约合同――外交学院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在大学四年期间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循循善诱的老师,亲切温柔的老乡,擅长鼓励人的室友……也许这一切都是那样普通自然,可以所有的平凡加起来就造就了他的不平凡。谁说成功只在自己,周围人的鼓励也十分重要。我记得文章中有一位老师鼓励他“语音语调那么好,要多背点东西就更好了。”对他有梦想,有一个坚定的梦想,支持着他走到现在,还有朋友,成为他坚强的后盾,我想这就是他离自己梦想又近一步的原因吧!
其实,最激励人的不是大神不是名人,而是自己周围的人。虽然我没有见过这位学长,但从他的奋斗史里真的可以刺激我找到我自己的方向。
曾经我也是有一个坚定的梦想――当名警察,高考目标就是考上警校。我不知道高考那段时间自己是怎么过的,很充实快乐。白天一直坐在位置上刷题,傍晚就和一群有同样目标的同学一起训练:长跑、短跑、扔铅球……感觉生活很有希望。
我记得刚开始扔铅球时,我因为臂力小,连铅球都拿不动,于是每次晚自修下课就去练引体向上,每节体育课都扔实心球练习。当时学校里,实心球作为危险器具之一,是不能擅自借走,必须要老师同意才行,我们当时千般拜托,不停地求管理员,终于管理员同意了我们,但要在他的视线范围之内练习,只要可以练,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考警校,身高体重都是有要求的,身高我是恰好发到,所以在测之前还特意每天拉伸筋骨来增高,痛并快乐着。在警校这条路上,体重也是我最怕的一项。因为身体比较偏瘦,也许是新陈代谢比较快的原因,一直都没长过90斤。于是,那些体测前的高三日子,就是我的增肥日,每天比回锅肉,肥肉也要大口大口吃,虽然几次吃得想吐,也要忍着咽下去。日子一天天过去,体测那天我还是因偏瘦被建议增肥,但还好无关紧要。
体测当时一共三项,100米,800米和铅球。铅球因为大多女生扔的本来也不远,和我也差不多的水平,我也不是特别担心。但我的强项100米和800米必须要搬回一些分来。于是在上午的100米跑中,在紧张的情绪里,我拼尽所有力量,结果就在所有人都惊叹时,我摔倒了,在终点前两米的地方。所有人都是一声叹息。当时我已经感觉不到手和脚痛苦,只觉得手脚都凉了半截。我的父母没有陪来,陪我的是我的同学和她的父母。下午800米前,我们在酒店休息了一下,躺在床上,“算了,考不上,就当兵去,以后遇到我就说不定要成黑炭了。”我开玩笑地说,“别啊,还有一项呢,下午好好跑,还是有希望的,肯定行的。”她立刻坐了起来开导我道,我默不作声。到了下午800米的跑道上,我的心倒是平静了许多,跑步也更洒脱、自然了,没了心里的压力,感觉轻松了许多。
体测的日子是我宝贵的高三时间的一部分,同时也将是我宝贵人生的一部分。体测结果很快就出来了,我得了两百分,好像是个不偏不倚的分,既给我希望又让我失望。后来我的心思都放在高考上了。还是会经常做梦懊悔当初摔倒的那一幕,经常想如果当初没有那一摔,希望会不会大的多了呢?梦想是不是更近了呢?
高考结束揭榜前的那几天是自由有焦虑的,我对我能上警校的希望已从十分降到了五分。我开始翻阅起高考志愿的手册,翻看着里面的一个个学校,心里还是报着那么些希望。
查到成绩的那一晚,我思考了很久,估计自己是没有希望上当地的警校了,可是其他的地方,我不愿意去。我的成绩不足以承受起我的梦想。于是我开始想要放逐自己,开始选择一个没有特别大错误的志愿――当老师。我希望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去一个没人认识我的地方,重新开始追逐梦想,考研也是我逐梦的一条路径。
现在,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了,我都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什么。我忽然想起高三自己默默地写日记的时候,当时满脑子都是警校,全班都知道我想成为警察,但全班都知道我没有也不可能成为警察。
翻看起我大一时的日记――我悄悄地藏在枕头下的一本本子,我的心仿佛回到了那每一个想要回到过去心痛的瞬间。有人可以为了梦想,不懈努力四年,为什么我不行,我不是没有毅力没有梦想,我是没有勇气追逐自己的梦。
我放逐自己到远方,就如同放逐我的梦想,我想离开,想走想走向那个离梦想最近的地方,我坚持,但依旧迷茫。我曾经如此坚定地要考取警校,可是我在选择时放弃了救命的希望,走一条现实的道路,而梦想,我能放弃吗?我想我选错了,选错了。也许真正接触才会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远方,有时候是懵逼初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