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早上五点醒来,好生纳闷:明明是星期天,怎么反而醒来更早呢?不敢激动、不敢看手机——赶紧睡个回笼觉要紧!不知不觉又迷迷糊糊睡着了,等再次醒来已接近九点钟,总算补上几天来所缺的睡眠!
揉着惺忪睡眼,看着窗外刺目的阳光,赶紧起来准备早餐。离中午太近了,早餐不敢太丰盛:牛奶、面包填饱肚子就行。然后又窝在沙发上看会儿电视,回到卧室接着上次的简书写起来。两个大人在家,彼此包容着对方的缺陷,又互不干涉指责。
中午十二点,还没有一点儿饥饿的感觉。老公今天的表现真是可圈可点:不等不靠,从冰箱里拿出昨晚买好的五花肉,开始切片做蒸肉了!做蒸肉是老公的招牌菜,经他做的蒸肉,一度比“老洛阳面馆”的还好吃(我个人觉得)!
我们全家不爱吃肥肉,平时买肉只要里脊。今天做蒸肉,才破例买了带皮五花肉。按我们天池老家做蒸肉的传统做法,先把碎粉条在锅里煮一下(或者热水泡一会儿),捞出沥干水分,和事先切好的葱段、肉片放在一起,撒上盐、调料和玉米面、白面,用两手掺着拌匀。以前在老家蒸肉直接用生肉,现在我们也学着把肉在锅里炒一遍再蒸,恰好可以去去油腻。直到现在,我们蒸肉也从来不炒熟面来拌,而是用少许玉米面代替,玉米面拌过之后,再撒一点儿白面拌进去。当然,即使两种面粉加起来,量也不能太多。拌匀以后,座锅烧水,再把粉面(学名:红薯淀粉)擀碎,在笼布上撒一层,代替以前人们擀的那层面皮,防止蒸肉的油水漏下来。水开了,把篦子放进蒸锅,把拌好的蒸肉半成品放进蒸锅,盖紧锅盖,大火蒸四十分钟就OK了!如果怕蒸不透,中间可以用筷子翻一翻,一切停当,坐等饭熟。这一切,我只能打打下手,具体操作全是老公一个人忙乎。
中午一点钟,氤氲的香气从厨房里弥漫开来——我家的蒸肉出锅了!本来不饿的我,还是忍不住吃了一碗,饭后连半个水果也吃不下了。
不做饭的人必须洗碗,这是我家的规矩。做一次蒸肉不容易,往往会多做一些,这次也不例外。剩余的蒸肉足够我俩再吃两顿,盛到盆里放凉送进冰箱,恰好为上班期间的繁忙安排午餐。
下午又浑浑噩噩睡到四点多,平时这个点儿已经放学,说好的外出只好搁浅。起来洗个澡,把换下的衣服塞进洗衣机转着,我俩一人一部手机斜卧在床上刷屏幕。哎,相互看看,实在不雅观。等把衣服晾到阳台上,天已经黑了。这一天,门还没开就过完了。
晚饭才是真的不饿,冲两碗芝麻糊,吃点饼干就行了。饭后剥开昨天买的柚子,一人一半开吃!昨天下午放学后,赶着夜市买来一大堆水果蔬菜,原来都是为今天的懒惰做准备啊!
白天睡眠过度,晚上怎么也睡不着。老公看电视,我又坐在电脑前找课件,为下周的达标直播课做点准备。忙完之后,仍无睡意,干脆回放一下今天的生活,记住这个曾经慵懒涣散的周末,为下周的紧张忙碌积蓄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