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早的一批蛋蛋后也奔二了,广义的蛋蛋后本应该是沉浸在潇洒、自由、快活的阶段,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但现实中却活成了得过且过,漫无目的,逃避现实的样子,偶尔会怨天尤人,悔恨父母没有给自己一个更舒适的环境,悔恨学校没有给自己一个更公平的待遇,悔恨朋友给自己足够的关心,导致自己慢慢变得淡漠,灰暗,甚至与现实格格不入,渐渐爱上了虚拟生活,宁愿跟游戏,动漫过日子,也不愿意再投向生活一丝的热情。
行吧,说的就是我本人,00后,“新时代的接班人”,但似乎觉得自己存在的作用只有给植物多造点二氧化碳了。
考上了一个很普通的高中,因为的确发育太慢了,智商有限,平时很认真地学习也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在大家眼里,别人家的孩子永远不是我,玩也玩不好,学也学不到。
很荣幸又进入了一个普通本科大学,我都认了,自己永远都离自己的目标差那么一点点,总是觉得自己再努力可能就不一样了,但是现实磨练了我这么久,我才知道自己就那样,本来就很差。
面临选专业的时候,我都没资格去选择它,被安排得明明白白,选了个被大家公认为到老很吃香的专业,其实我内心是很抗拒的,因为心里提不起一丝兴趣,感觉人生就到头了吧。
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哪怕翻书看好几遍也无法理解其中的精髓,神经,动脉,肌肉,组织让我应对不过来了,学习上就这样了吧,然后玩也没有玩好,在学校也没有参加特别有用的社团,也没有学会有用的新能力,反而加了毫无用处的院学生会,评价句句锋利,若是真觉得可以学到东西了也没必要怼什么,这篇本就是一个大学生在宣泄自己的情绪。再者想到参加的各种的活动,好像目的都是为了所谓的学分,也不算自己为了喜欢去做的,那么它们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虽然年年都能评到奖学金,那也只是因为周围的人太差了。或许也是这种没有竞争,没有压力的环境,让我觉得了后怕。就像你让一个天天吃荤的人去吃一顿素,他可能都会吐出来。
好不容易到了一个自己可以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却又面对了诸多问题,然而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选择造成的,也就是说要怪只能怪自己了。当我决心考研时,却拿不定主意考哪里,因为在女朋友的那个城市里,没有一个很好的医学院,是为了爱情还是学业,我也没有想好,或许医学生就不应该谈恋爱吧。再看看我的以后,若是我考研了,真正的工作时间也就是30岁,刚开始工作的我一无所有,也养不起喜欢的人,更给不了她一个美满的未来,想到这里手又停顿了,想想真是绝望,要说不后悔是假的,更不敢对父母说“你们能养我到27岁吗”一想到母亲都快拿退休金了,我就更没这个想法了。于是我也想考研转专业,父母肯定不同意,但是我又想到这么努力地学医到底是为了什么?折磨自己,造福众人吗?对不起,我也想过得好一点,“神仙也有凡心”。
在公众眼里,医生都是高薪职业,可是只有极少部分医生有那份红利,只有真正进入这个行业,才知道是一步一个脚印都是坑,让你陷进入出不来了,读了八年让你放弃这个行业你愿意吗?因为一个官司让你断送你的事业生涯你能接受吗?或者说在不知名情况下被菜刀砍一下?我并不想当飞蛾也不想当救世主,因为赌不起。
曾经看到一位北京协和博士晒一顿午餐,说实话不够丰盛,下面有一个评论是“我们农民工也很苦,谁不都是这样苦过来的,这有什么”到这我才可以真正可以想到郭德纲的那句话“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虽然在疫情期间医生做出了巨大贡献,可是总会有一些“蛇虫鼠蚁”在污蔑,在诋毁,心里真的挺凉的,那些真正付出了血和泪的医生护士们不应该受到如此待遇,如果说把那些诋毁的人送到战场上去,他还能如此逍遥快活吗?我的一位妇产科老师上课的时候问我们有没有同理心,当她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的时候却被派往了战场和病魔战斗,她直接说了很绝望,很痛苦,很害怕,但是听到有人相助武汉时,那一霎那她的状态不一样了,就像是黑暗的烛光吧,看到了希望,她说“你们可能这辈子都体会不到那种感觉,我现在还记得”
其实说了这么多,并没有想表达什么,只是想宣泄一下自己的心情,发表一下自己目前的状态,至于以后怎么样,还是得看选择,现在每天漫无目的地记单词,看专业书,只是想先把目前的事情处理好吧,毕竟,期末还是要考的。游戏这种东西还是有存在的必要的,起码可以让我在玩的时候不让我去想自己的未来,不敢看,只能用几个字来形容“一眼望到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