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成绩今天陆续发布,一定纠结着许多家长的心。巧得是我今天与家长就期中考问题进行了以下的对话。
家长:老师,我看了下孩子的期中考试题解析,看到题目答案(除了作文)都是判了个半勾,是不是他上课不专心,对所学的一知半解,还是课后复习不够,只凭上课时的记忆作答,还是懒思考,随便写点答案,结果出现这副状况。从开始初进初一语文考试几乎都是这样,老师,请帮他分析一下原因,我们家长一定配合好老师,只希望他能够有所进步。麻烦您了!
老师:他的基础不牢,基础题错误太多,选择题和古诗默写基本不失分才行,但他的得分率不高,课堂上讲的内容没有真正消化,他感觉懂了,但没真正理解,应该让他抓牢基础知识。家长,其实你对孩子的分析已经很到位了。周末回家你们可以让他回顾一下上课讲的重点知识,看哪些是真正掌握了,哪些是一知半解,一知半解的就要下功夫。
家长:谢谢老师了!那么该怎样做才能让他赶上来,在家里我们尽力监督他,学校里还是要让您多帮帮他了。谢谢老师了!
老师:在家可以让他默写13首古诗,每一课的课后生字,背诵文言文译文和课后注释,督促按质按量完成作业。多读老师要求的课外书,拓宽知识面。大家一起努力,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家长:好的老师,辛苦您了!我会从您说的这些方面来督促他了,孩子正处在叛逆期,平时都不了解他在想什么,所以请您有机会多给他说说,有时候您们说的话他可能更能听进去。
老师:好的,多鼓励,多支持!
家长:谢谢老师,辛苦您了!
我们山区农村的家长看到分数时总会有一些触动,但一般坚持不了多久就放弃了,像上面这位家长是对孩子比较负责任的。那么期中考之后,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做些什么才能促使语文成绩进一步提升呢?就这个问题谈下我的认识。
语文试卷一般分为基础知识,语文综合性学习,阅读理解,写作四部分。
首先,要认真分析试卷,看看自己的得分点和失分点是什么,得分点可以简单归纳,但失分点要认真总结失分原因,是由于知识点没掌握还是其它原因。
基础知识部分很容易丢分,特别是古诗默写部分。很多同学平时只背不写,或者背了到考试时全忘了,还有理解性默写的内容,很多同学不能做到真正理解,呈现在试卷上的就是错的。如上面这位同学他把“会当凌绝顶”的“凌”写成“临”,题目要求写《望岳》中突出泰山神奇秀丽,雄伟壮观的诗句写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没有真正理解诗句的意思。正确的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三分就这样丢失了。平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反复书写记忆,才能记清记牢。
其次,要整理错题集,规范答题,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复习。错的题决不姑息,先写在错题集上,反复练习,弄懂弄会。过段时间再去复习巩固。答题要规范,特别是阅读理解,都有答题技巧,要熟记答题技巧,比如古诗中重点诗句的赏析,可以从画面、情感、修辞、炼字等角度进行。切忌眼高手低,试卷上错了,老师一讲就会,就感觉自己会了,可过段时间又迷糊了。这就是大部分同学会范的错误。
第三,学会正确使用答题卡。不只是正确填涂,还包括合理安排时间作答。有位同学最后一道课外阅读一题没做,问他原因,说是把答案写在试卷上,没时间抄在答题卡上了。这就是没有学会正确使用答题卡造成的,一定能拿准答案的可以直接写在答题卡上,拿不准的或需要认真组织语言的可以先把答题思路写在草稿纸上或试卷上,但决不能浪费太多时间,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写作。
第四,自己写考试总结,本次考试的得是什么,失是什么,哪些知识自己确实掌握了,哪些知识还一知半解,是今后的学习中应重点突破的,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成竹在胸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游韧有余。比如写作,自己处在哪个分数段,为什么,可以找老师探讨,明确今后要在哪方面下工夫。
我想孩子经过这样几个方面的反思,会对下半学期的学习起促进指导作用,真正发挥了期中考作用。
希望我的分享能给部分迷茫的家长些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