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神奇的公式,价值=连接*内容*价值观。
这个公式不仅仅适用于互联网企业、社群运营,还适用于个人发展。
一、互联网企业:价值=连接*内容*价值观
第一阶段:连接
在互联网企业发展前期,流量决定商业估值。
于是基于流量思维,入口抢夺战开始。
这期间,通过连接,信息的不对称逐渐消失,世界变为平的,而内容本身无明显差异。
入口之争以BAT大企业布局、收购为过程,
以社交、电商、搜索、生活服务入口集中化为标志,
基本已与2015年完成。
第二阶段:内容
完成第一轮的入口战获得流量,取得连接之后,
进入到以内容差异化为战的筑城行动中。
这个阶段,连接是手段,是基础建设,
而基于连接之上的内容价值和内容差异化才是核心,是目的。
这点可见2016年最火的内容之争,
网红崛起、内容版权费用持续高涨,
知识收费越来越被接受,代表有节约大家读书时间的【得到】、【在行】【分答】等,
内容生产者被抢,比如腾讯的芒种计划和头条的千人万元计划。
这个阶段,内容价值凸现出来,俨然已进入百花齐放的知本时代,
而这次的内容回归与历史不同的是,更以个体化为特征。
第三阶段:价值观与社群
有了连接和内容之后,
就是构架于两者之上的价值观。
价值观嵌入之后,
流量以价值观为基础,切割为社群。
这个阶段的核心是社群,而社群以有价值观的内容为基础。
如,李笑来的收费社群、古典的橙子学院,
还有各垂直领域里崛起的细分社群,如高尔夫社群等。
二、社群运营:价值=连接*内容*价值观
社群运营里也一样存在这样的定律。
社群要想运营好,
必须有足够多的人(流量),
除了群主对成员的一对多模式,
社群的价值更在于优质社群内部成员间一对一的连接价值。
这点,在MBA商学院领域体现得淋漓尽致,
很多人花大额成本和精力去读顶级MBA,就是为了拓展优质人脉。
而一个由优质成员组建起来的社群,本身就带给大家极大的价值,
奥妙就在于优质人群之间一对一的连接和化反。
其次,除了连接价值之外,
社群需要有优质内容不断提供给大家。
比如李笑来,罗辑思维,
内容的核心价值,无需赘述。
再次,社群成员价值观的一致。
社群必须是基于一致的信仰或者志趣组建起来的,
价值观是维系社群的主线和根基。
三、个人发展:价值=连接*内容*价值观
在个人发展领域,
这个公式需要稍微变换一下表述,
即,价值=连接*能力*价值观
一个人要想在团队里提现出自己的价值,
首先要让自己变为连接的中心,
要主动去辐射自己的影响力和价值,
以此建立连接,
你的连接越多,个人价值越大。
而主动去辐射影响力和价值的具体实现路径,
即,主动服务协作的团队成员,
你的工作价值体现在你对协作成员的服务程度和服务满意度。
细想一下,是不是很多同学没想清楚这点,
很多同学总是挖坑无数留给协作小伙伴,
不以服务质量为目标,只以完成度来衡量工作,
试想,如果是这样的情况,
以后谁会愿意与你合作,
你的连接会越来越少,
随之你的价值也会越来越少。
而有的小伙伴对自己工作质量要求很高,
自驱力很强,
也许开始他只负责一个边缘业务,
但是一旦口碑建立,
他会有更多机会建立更多链接,
个人价值也会越来越高。
连接之外,个人能力依然是核心。
在连接的基础之上,能力是将执行落地的核心利器,
所以不断打磨自己的能力,是重中之重。
价值观,不难理解,
一个团队必须建立在一个目标一个价值观人生观基础之上,
才能更默契协作,方向一致。
三者缺一不可,
比如,门口传达室的大爷,
连接最多,但是没有能力,
所以乘积后,依然是没有价值的。
再比如,专业精深但未走向市场应用的实验室博士,
能力卓越,但没有连接,
价值就发挥不出来。
结语:
世间万物,底层代码总是惊人的一致。
大道至简,简单的道理总是普适。
无论是经营一家企业,
运营一个社群,
还是想发挥自己的价值,
大家都可以借用这个公式做一下检验和提升-
价值=连接*内容*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