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课听了曾毅老师私董会的第三堂课-构建你的创业网络。觉得甚有道理,当时貌似懂了,但透过这次实战才觉得之前认为的懂了只是纸上谈兵、雾里看花。透过文波的私董会和曾老师的拆解,方恍然大悟。有时候我们自以为的理解,其实往往还是在自己的认知里打转,此时高手点拨对打破格局如此的妙,恍然,就是那么一瞬间!
从理论到实战。再回到理论去拆解。这一波操作下来,你不升维都难。做而不知,知而不做,曾老师重复了很多次,也让大家对标过自己,在文波老师的案例中还是有很多人理解有偏差。做而不知是在路上,已经完成了从0到1,还没有探索到从1到n的阶段。而不知而做,是从0到1的路上,只是走上了创业之路,还有很多环节没有打通。明确自己的阶段是诊断问题的重要一环,否则会在大方向上走偏。这次的文案老师的案例之所以选为“为创业做哪些准备”,也是曾老师在这个大前提下做的精准调整。在这次案例中大家一直在如何在创业优化上深挖,其实也是没有把握大方向,真问题。自己当时也是深陷其中,思维随着主流提问方向走,没有跳出来看到本质,经过点拨方才惊醒。
关于预期文波老师的概念很模糊,幕僚试图挖掘时,能感受到案主确实无力展开这个画面。待曾老师用到保命还是治病的隐喻时,突然惊觉,曾老师提到的死亡脱敏,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只是我们在这个当下已经没有心力去解决。假定在财务自由的情况下进行这次创业,就像案主说的,会有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此时的他会更加从容。保命,治病,养生对应着人生不同状态下的人生选择和心态都会为不同。
上节课除了时间,空间,还有性质曾老师没有展开?性质是关乎人和事。“人”是指要了解自己的优势,要在自己的优势里去做事情,要在正确的状态。而“事”是关乎方案,工具和方法。跑道的隐喻十分精彩。上起跑道前,你要看自己是不是做好了准备,这个是不是自己的优势项目(优势里做事),有没有吃饱(财务),睡好(精神状态),这都是讲的创业前的准备,而有没有换上运动鞋(工具,如有线下培训有没有场地),有没有看好赛道和路线(还有没有其它的选择)。这些也是创业网络要考虑的要素。
今天的案题太有代表性,虽然我现在还在不知作何迷茫的阶段,却透过案主看到了不知而做的不一样的迷茫,透过这些迷茫也看到一点点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