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恭喜各位优秀的小伙伴通过了教资笔试,开始准备教资面试。
今天来聊一下面试试讲。
0.开始前的心理建设
尽量给自己留有两周左右的时间。看到过很多阿婆主说三到五天准备好教资面试,我觉得尽量不要把自己逼上这种地步,因为不知道在进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样的幺蛾子。
提前找好一起准备考试的小伙伴,可以是学校里的同学,也可以是一些社群或者小组里认识的人。
动手很重要、开口很重要!在动手写简案、逐字稿,开口试讲的过程中,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要赶紧告诉自己“这种情况很正常”,使情绪平静下来。不要让情绪把自己奴役了。
1.简案
翻出笔试学科的笔记,迅速回顾简案的写法。虽然很多老师说,简案不计入最后的成绩,但是我们是按照自己写的简案进行授课的,写得不好试讲的时候不也是没底气的嘛。而且,简案最后还是要交给老师的。
面试的三个题目一般是比较简单的,在准备的过程中尽量先以课文为导向,熟悉课文结构和内容。做完这些以后可以看一下课后题,对照着“教师用书”熟悉答案要点。建议把五本必修的课文都看一下,做到心中有数。即使到了考场上遇见了课外的(比如我抽到的“个性化解读周朴园”)或者是其他内容,也不至于太慌张。
可以找上一次的考试题目进行练手,简案写八九篇差不多就得心应手了。
2.试讲
之后就是重头戏试讲啦。
我在备考的时候,看了粉笔的视频,也看了很多阿婆主的试讲。粉笔的老师很有经验,他们的逐字稿里会有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点,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思路。但是老师没有开视频,我们看不到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以及板书的过程。优秀的阿婆主的视频在这个时候就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补充作用,可以对比几个阿婆主,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就按照这个风格进行模仿。
光看还不够,可以用一些语音转文字的软件把他们的试讲变成逐字稿,建议在听了七八篇试讲以后自己写一下逐字稿。加听课加自己写,我一共弄了二三十篇逐字稿。很多同学会觉得写逐字稿很麻烦,很浪费时间。一开始写逐字稿时间会稍微长一些,毕竟还不是很熟悉思维细化的这个过程,当慢慢熟练以后速度就会提高。写逐字稿的好处还有一个就是,可以尽可能地保证教学过程是完整的。好多同学在试讲的过程中忘了总结、忘了评价、忘了小组讨论······写逐字稿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逐字稿写多了以后就会找到自己的“套路”。陶渊明的文章出现频率还是很高的,我会把他所有的课文用同一个导入。对于某个领域出彩的人,我会习惯性地用“XXX是XXX一颗闪亮的明星,他XXX”导入。在布置作业之前,我一般会对进行一个“升华”,以小见大,“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了解到作者XXXX。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XXXX。”
有了这些准备以后就可以找自己的小伙伴,每天约定一个时间进行试讲。三四个人一起准备就可以,人太少了挑不出问题,人太多了时间又太长。在试讲的过程中最好录像,不然别人出哪里哪里有问题的时候自己可能想不起来。如果找不到一起准备的小伙伴,可以自己买一个支架,放在讲台前面,对着手机试讲。隔几个小时以后再看,这样更容易找出问题来。比如我在试讲的时候,经常忘记板书课题,之后在写简案的过程中,我会在标题的旁边写上“板书”两个字提醒自己。
最后,祝愿各位小伙伴儿都可以顺利通过面试,拿到教师资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