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文化人 只为农民鼓与呼

           

(邯郸记者协会主席张志军说:金海站长昨天发在朋友圈题为《不忘初心文化人,只为农民鼓与呼》文章,写的两个人我都非常熟悉。我以为,不忘初心就是不能忘记生我养我的地方,心里经常惦念着并关注家乡父老乡亲的生存状态。正如金海站长写道,“李治山多年在县里搞报道很有成就,后当曲周博物馆馆长,是文化名人”。有成就了、名气大了,但治山兄一直坚守在“生我养我”的地方,心向农村、农民,常走村串乡,用镜头记录捕捉农村的新鲜事儿、农民中的平凡人。他深知,到乡村里呼吸着新鲜空气,从土地中得到了活力滋养。不忘初心就要把根扎在农村基层。王矿青就是这样的人。生在山沟,考上大学爬出山沟却又返回山沟,在涉县西戍镇文化站一干就是20多年。有许多机会去县城工作,他不去。作为镇文化站长,他干了很多事、很多有意义的事、很多有特色的事。西戌镇、沙河村,墙上挂着红色新闻小镇、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和邯郸市记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实践基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台、天津台、邯郸台和中传媒大学、河北大学等教育实践基地的牌子,都有矿青的付出心血。别貌看矿青很憨,他心却很亮:离开了农村,去哪找农村文化;不在基层了,还能当好基层文化站长吗?             

    话说回来,金海站长为啥关注他俩、写他俩?因为金海站长也生在农村、从农村出来,浓浓乡情、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文化人  只为农民鼓与呼

李治山在县里写过多年报道,很有成就,现在是曲周博物馆馆长,知名文化人。王矿清是涉县西戌镇文化站站长,著名作家,文化名人。他俩都是我多年的老朋友。

治山和矿清,农家出身,热爱农村,和农民感情深厚。他们不忘初心,笔触离不开农村,离不开农民。用他们的笔和心,写农村、写农民;用他们的情和感,写真实的农村、写真实的农民。今天看到他们拍的农民劳作的照片和简短的文字,让人感动!

  一、治山的图文   

      搂树叶的老俩口

    今天上午天气阴冷,途经县城东边蔡上村一片小柳树林,见一对老夫妻在树林搂树叶,感觉很亲切,因为少年时期我也常扛着竹耙子去干这活儿,树叶可喂羊喂大牲口,也可用来做饭当燃料。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汉姓秦,今年72岁,老伴比他长一岁。老秦说家里养了十几只羊,搂回的树叶喂羊,羊爱吃柳叶,长膘快。老秦搂得快,老伴装包装袋也麻利,一上午电动三轮车往家跑了两趟。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俩口是朴实的庄稼人,从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当代中国传统农民的影子!

不过,这身影在不远的将来,只会留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了。

二、矿清的图文

      拣废铜烂铁的妇女

图片发自简书App

涉县西戌村多年到符山铁矿拣废铜烂铁的人,如今国营符山铁矿都倒闭了还在拣。这是今天下午回村里时在路上休息。这两户都困难,左边的是我初中同学的母亲,她喊住我说老二有病了,走路不方便,希望我给镇村说说,年底给个照顾。右边的妇女是儿子得白血病去世,只丢孙子,也有让政府照顾的意思。我让她们先到村里找找,有机会我一定帮忙说话!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7年12月3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言 《四柱特训班讲义》一书,是笔者根据2003年春举办的四柱特训班讲课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出来的。它是以《四柱详真》...
    小狐狸娃娃阅读 14,376评论 1 29
  • 今天上午完成了上周日未完成的简书,说实话,是看到了李娜老师成立的日志群,深受鼓舞和感动,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认识坚持的...
    蝴蝶王妃阅读 1,683评论 0 2
  • “”“ 你会选择一个爱你的还是会选择一个你爱的“” 一个说不清的问题 。 一个说不清的问题 一个说不清的问题 我...
    简简单单的等你阅读 1,261评论 0 0
  • 萱草芬香阅读 1,703评论 3 1
  • 我这这里一无所获,所以还是准备离开,北京或是上海,带着理想或是希望,别管最后会怎么样,走吧
    蒙昧无知阅读 72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