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笼效应是一个著名的心理现象,又称"鸟笼逻辑",是人类难以摆脱的十大心理之一,其发现者是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鸟笼效应"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自觉不自觉的继续添加更多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假如一个人买了一只空鸟笼放在家里,那么一段时间后,他一般会为了用这只笼子再买一只鸟回来养而不会把笼子丢掉,也就是这个人反而被笼子给异化掉了,成为笼子的俘虏。这就是鸟笼效应。
1907年,心理学家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
一天,两人打赌。詹姆斯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卡尔森不以为然:“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没过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了:“我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你就别费劲了。”从此以后,只要客人来访,看见书桌旁那只空荡荡的鸟笼,他们几乎毫无一例外地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然而,这种回答,每每换来的却是客人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无奈之下,卡尔森教授只好买了一只鸟。詹姆斯的“鸟笼效应”奏效了。
“鸟笼效应”又叫“鸟笼逻辑”,它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现象。它揭示了一种规律:如果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过不了几天,一定会有以下结果:要么鸟笼被扔掉,要么在鸟笼里装进一只鸟。二者必居其一。
与“鸟笼效应”相似,有一种被称为“空花瓶效应”的心理规律。有一次,女孩子的男朋友送了她一束美丽的鲜花。她高兴极了。为了放这束鲜花,她特意取来一只水晶花瓶。结果为了不让这个花瓶空着,她的男朋友就必须隔几天就送花给她。这是“鸟笼效应”一种甜蜜的运用。
“鸟笼效应”本质上也可以理解为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即当事先设定形式之后,在人们常规思维的基础上,填充相应的内容。它至少包含两种心理现象:
其一,是惯常心理,也就是所谓的思维定势。它是指人们依据以往所积累的经验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也就是说,当人们见到某种情景之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与该情景有关的必然而主观的判断。在人们的意识里,鸟笼只有养鸟之用,有鸟笼就必须有鸟,对于卡尔森“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这种例外的思维方式,人们不予理解和接受,于是才有了那一个个发问,一次次的疑惑和不信任。
其二,是从众心理。说的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外界群体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众人的不理解和不信任,有着强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迫使作为个体的人,必须沿着公众的思维线路和价值判断来行事。极具个性的卡尔森教授,最后也无法忍受这种来自几乎每一位客人的好奇和困惑,而屈服于这种心理压力,输掉这次打赌。
“鸟笼效应”作为一种思维逻辑,它往往会限定人们的想象空间,束缚人的创造力,让人们形成刻板守旧的思维模式。
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种心理现象,制造出一个个变了形的“鸟笼”,让人们去为他们准备着各种各样的鸟;或者干脆把另一些人变成他们所需要的鸟,予以利用,予以玩弄。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