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高效人士用超级笔记术》P75—P122,第二章创意笔记,前三小节。
无论任何工作,都肯定会在哪里产生一些困境。如果不解决这种困境,企业就无法运作。要解决困境,就需要有跟现有方法所不同的新解决方法。要找到新的方法就需要新的创意。也就是说,无论是什么工作,有创造性的想象力都非常重要。
创意笔记1:Handle(障碍)笔记
有了Handle,反而催生了要跨越这个障碍的目标,思考的方向明确后,思考起来也就容易多了。而且,这个障碍越高,人们对实现这目标越投入,越竭尽全力。
就像这样。才能提升工作的效率,创造出思考最佳方案的思考准则的笔记——“Handle笔记”。
“Handle笔记”就是这样一种通过明确目标,创造出应该跨越的障碍,催生出思考的切入点的笔记。
创意笔记2:漫画笔记
通过追加插画和旁白,增加笔记中让人产生共鸣的点。一边让你能够轻松愉悦地享受记笔记的乐趣,一边激发创意。
像这样,“把目标可视化”之后,任何人都能够更加轻松地把握要点,想出主意。
创意笔记3:黑色三角笔记
即便让你去设计桥梁,你也不能设计桥梁。你必须去思考过桥这件事。
不是让你去设计奇特有趣、新颖的形状和颜色的桥梁,而是让你去考虑如何让所有人都能够怀着喜悦的心情去过桥。
无论任何工作,首先都要想到使用者(客户)的心情,然后必须想出让这个使用者感到满意的方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去发掘客户的需求。
“需求”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家都熟知的“显性需求”,另一类是不为人所知,但是实际存在的“潜在需求”。
发现潜在需求的最强武器就是“三角笔记”。它是一种可以发掘信息,可以发现处于发送方和信息接收方双方正中心的共鸣之处的笔记技巧。
以毛衣来举例子,左边主要是信息发送者想传达的内容。比如“柔软的材质”“颜色的多样性”“价格低廉”“能够百搭”等等。
右边写信息接收者(购买者)的想法。写客户常常感到“不满”的地方,“不满”=“希望改善的地方”就成为了客户的“潜在需求”。
发现了用户“真正想要”的“潜在需求”,你的东西才能让对方产生强烈的共鸣,催生新的商业契机,带来更大的成功。
在工作中,我的上司说的最多就是,你自己看着办,然后做出来就开始说这说那的。我的心情真的是……烦躁!没有要求,没有标准,让人摸不着头脑。问的多了,他又不耐烦,我也很无奈。我一直以为这可能是我的原因,是自己做的不好没有达到他的要求,看了Handle笔记才知道,并不全是我的原因,心里舒服了很多。
图文并茂的书或笔记,总是会让人印象深刻,即使想不到文字,漫画也会让我们想起些什么。这也就是最近这几年思维导图流行的原因吧!
我对黑色三角笔记特别有感触,我一直都想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因为总觉得自己在做设计时没有想法,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在工作中,想的最多的也是如何把设计做的好看,从来没想过观看者是什么心情?这也许就是自己一直没有特别进步的原因吧?
■行动■
1.在生活中,设定目标时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否则很容易偏离目标。
2.要练习画画,并运用到生活中。
3.做设计要以客户需求,体验感受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