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特殊的五四青年节,我们还年青吗?有种感觉,我未曾年青,就已老了。不是我觉得老,而是年青人叫我老,叫我叔了。我真的不老,我觉得自己还未长大,还未曾真正奋斗过,我的心是10后,与儿子们一个年代,一起成长,共同奋斗。
儿子今天上课了,我又可以闲散在家。这个五一,孩子的学校足足放了一周的假,这是多么让人奢望的啊。可孩子在家,我似乎什么也做不了,只能陪孩子,孩子是主人,我的精力与时间都放在孩子身上,放在生活上。孩子在家,在空闲时我也会感到空虚空洞,漫无目的和意义,我不知道自己能为自己做什么?需要做什么?这显然不是孩子的问题,与孩子无关,是我自己的问题。
我不甘于自己的平凡平庸,不甘于仅与家庭、孩子为主,我想要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但不想影响到孩子,我需带头引导孩子去学习、锻炼、生活,去建立正常的健康的作息习惯,去丰富丰满我们的生活。而闲歇下来时又有种失落感,感受不到成就和荣誉,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是漫无目的和意义,似乎男人就要在外面风雨兼程,丰功伟绩才有意义,而我并没有这样的目标。
我能觉察到的我的内在蕴藏着一个很大的梦想,想成就一番事业,让大家看到自己的成功与荣耀,用自己的成功去帮助或影响到更多的人。这是一种模糊的梦想,是一种幻想,一直都在我的头脑里,似乎只有成功才有存在的价值,成功才可谈论人生,才能与人交流和互动。这种观念和思想一直在影响我,限制我,让自己感到渺小和卑微,从而否定自己,否定生活,否定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人生真的有目的和意义吗?我们需要和别人一样的目的和意义吗?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来自那里呢?没有目的和意义又要如何去生活呢?没有目的和意义又是来自那里?我开始深刻地觉察这些问题,是什么在干拢自己,影响自己?
我们常常不屑于平凡普通的生活和人生,可我们就是平凡普通的人,我们虽然平凡普通,却每一个人又是独一无二的,都有一颗伟大高贵的心,我们都需要爱、尊重、自由、自我,我们都有自己物质的心理需求。我们的需求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我想我的某些需求还未得到满足,这是一种成长的缺失,需要自己慢慢地喂养,而无法也不能寄托于他人来满足自己,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自我疗愈的过程。
我知道我的漫无目的和意义是对自己对现实的不满足不接纳,对未来的不确定,对价值目标的不坚定,对当下生活意义的不确信,我的内心充满纷乱与怀疑。我总希望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和完美的意义在引导自己,走一条受到关注和赞许的康庄大道。我仍然处在外求的阶段,希望内在的成长也有他人的关注和提携,我仍然想要捷径,想先得到成果再奋斗。
我开始感谢我的漫无目的和意义,接纳这种感受,我们时刻受到功利和名誉的干拢和侵袭,我们需要名利,需要得到认可和赞同,这是成长的一个阶段。我们需要通过目标和意义来引导自己、驱动自己去奋斗,去获得名利和成就,可功成名就之后,我们又拥有什么呢?
我们的烦恼不是因为自己没有目的和意义,而是太在乎自己的目的和意义。生命其实是没有目的和意义的,因为目的和意义就在生命里面。人生,生而有意义,生而有价值,在每个人的生命里,在每个人的心灵里,在生活里,在此时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