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志杰
导读:了解孩子的“偶像观”,才能正确引导孩子“追星”的心理与行为。
鹿晗和关晓彤分别都算是中小学生心目中的偶像级明星,没想到,两人“在一起”的宣言产生了化学效应。
这不仅引发了社交媒体的暂时“瘫痪”,还将全国中小学生群体划分为了两大阵营!
第一阵营:对鹿晗和关晓彤两人的表白反应强烈——这部分同学属于“明星崇拜型”。
这类阵营的中小学生大都喜爱崇拜明星偶像,在他们心目中,明星的地位要高于自身,情绪随着自己偶像的喜怒哀乐而波动。
更有甚者,能做出“千里追星”等极端的行为。
所以,很多父母对于孩子崇拜偶像持反对态度,认为“追星”属于不务正业,荒废了学习。
但是,哪个人在小时候没有一些梦想或偶像呢?
小孩子“追星”其实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当然这些狂热的需求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调整。
那么,对于父母来说,对于这种不可或缺的心理需求,与其“堵”就不如“疏”。
第二阵营:对鹿晗和关晓彤事件无动于衷——这部分同学属于“无神论者”,对明星不屑一顾。
如果你问:你的偶像是谁呢?
回答“没有”的就属于这个阵营。
“没有偶像”并不是一个令人父母省心的事。
老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人的进步需要有“对标”的榜样,这样才能有提升的意愿和积极性。
“榜样”其实就是“偶像”的另一个名字。
心中没有“榜样”的孩子,就难以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
“三人行必有我师”,心中有偶像的孩子更容易发现别人的优点,并为我所用。
所以,父母对于孩子“追星”也要正确看待。
一些人之所以能成为“明星”,一定都有其可学习之处。
就拿现在的“小鲜肉”来说吧,哪个不是一两项“绝技”在身呢?很多从韩国学成归来的艺人也都是经过了诸多磨练。
所以,找到“明星”身上的正能量的闪光点,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的“追星”,有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