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的写作帮我认清了一些问题,我薄弱的动手能力,或者说输出环节直接影响了我的信息输入和加工。
我的动手能力差到什么地步呢?每次开始写论文,所有的生活都得停摆,全身心疯狂看文献写作,折腾得身心俱疲,质量也就那样不上不下。
这样的情况每经历一次就加深一层恐惧,每当被迫进入进入论文写作状态,写出来自己不愿再回头看,交完论文就有九死一生的感觉。直接后果是我只会照着最低要求来要求自己。
可是,这并不是我选择学术研究的初衷。我选择的目的是为了使观念自由,使生命丰富,使思想深邃。但是,我糟糕的输出能力使得原本是我终身志趣所在,为之投入最多时间精力的事情如鲠在喉。
刚完成了手头最为紧迫的学术任务,本来一两周就能完成的写作,我硬是拉长到一个半月,为了不过分逼迫自己,为了有个好点的写作体验。完成后,我决定暂停专业学习,着手去解决自己的知识输出问题。
这个问题拖了很多年,如果能自然而然解决也就解决了,拖到现在自然是我读再多专著也无法解决了。
以前,我以为是自己信息输入有问题导致我写作体验差,想过很多办法,比如抄笔记,但我耐不住性子,这本书抄几页丢一边,那本书抄几页丢一边,从头至尾抄完的书一只手能数过来。这显然不是我的制胜球。我抓紧一切时间去看书,但是复杂的学术概念从理解到作用道路极其漫长,看完一遍很难懂,即使是懂了,但和熟练应用它去分析研究对象又是两码事,只是,苍天啊,看完一遍已经很艰难了。我的心里只有一句独白,怎么这么多的坑!
其实书看得越多,理解力的提升是很明显的。尽管天赋不佳成绩勉强,但是这么多年坚持学术阅读不放弃的原因也很简单,是它是为数不多带给我强烈满足感的事情之一,那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理解确实是很美好的体验。我对学术是真爱我很少怀疑。只是,我们如何好好相爱呢?
曾经听过一次ted演讲,主题都忘了,却牢记一句话"fake it untill you make it"。只是我的装是假装这个问题不存在,而不是假装我有很强的写作能力,一篇接一篇地写。到这里,我有点装不下去了,想面对自己的问题。这次,我找的办法是认清自己输出能力的现状,从最简单起步,多简单,很简单。
我今天还了一本书《学会学习:从认知自我开始》。记得以前每次还书心里都是如丧考妣,两种情况,一种是对自己能看完失去信心,闭着眼睛还了,眼不见心不烦。另一种是就是看完了心里还是很慌地还了,看完的已经全忘了,写论文的时候要用的时候又要从头开始,但要我重新再看一遍,臣妾真的做不到。
我读者卡里借书已达到最高权限,只能还一本借一本。我有需要借的书,所以必须掉这本《学会学习》,于是我胸有惊雷面如平湖地还了这本书。这样的淡定,也许平常,但我确实很需要,这是我的第三条道路!
《学会学习》通俗易懂,容易理解,阅读轻松愉快。我无意中决定看一遍,看完则决定把它作为训练知识输出能力的起点。看一遍,摘抄笔记一遍,读书报告写一篇,最后还书之前,愣是不放心,用思维导图画了一遍。每看一遍感受都会有变化,理解的程度也随着加深。
这个写作起点不高,但我能掌控,我也需要信心。毕竟这是多年来我还书最不心慌的一次,因为我知道无论什么时候我想取用,我都知道如何最快最有效找到。找到自己,就从找到的地方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