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非常孝顺。他有个好习惯,每次父母亲的节日从没有忘记过。记得有一年,正逢母亲节,我到济南进行新课程培训,婆婆在我家照看儿子。晚上我给老人打电话,祝她老人家节日快乐,老人告诉我,她正和我父母在一起庆祝呢,我很欣慰。回到家,母亲告诉我:“爱人和我小叔子一起,先是给她老人家买了礼品,还有一束康乃馨呢,两个男子汉还是挺有情调的,把我父母感动的呀,接着又把他们接到一起共同庆祝母亲节",我很感动。
今天又是母亲节,正逢周末,也逢久旱喜雨。婆婆来电话嘱咐我们,家里道路泥泞,就不用回家了。我和爱人还是冒雨回到了家,给喜欢喝茶的婆婆买了一套茶具,一盒茶,还买了几件衣服。婆婆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看到她老人家高兴,我们也由衷的快乐,吃饭的时候,婆婆煮了我们喜欢吃的鸭蛋,她自己也打开了一个,看到里面的蛋黄流出了黄黄的油,塞给了我……。父母不图我们什么,只要我们常回家看看就足够了,祝愿我们的父母健康长寿,但愿我们到了80岁的时候还拥有健健康康的父母!
儿子
儿子要回来,坐大巴,乘飞机,再坐大巴……整整一天时间,劳顿奔波,颇费周折。
一听说儿子要回来,我首先想到儿子回家的原因。儿子告诉我十月一和八月十五没能回家,正巧学校校庆放假三天,想回家看看。看来儿子想家了。回家就待那么几天,心里着实不太愿意他回来,主要觉得奔波劳累,再说也费钱。可不让回来吧,又怕伤了儿子想家的心情。就对儿子说,早订机票哈,还能打折。
五点二十请了十分钟的假和爱人一起到日照接儿子,刚下车的儿子更加帅气。很想抱抱儿子,看着一米八多的儿子没好意思。回来的路上问儿子想吃点什么,儿子说回家吃点什么都行。回到家已经将近8点,从冰箱中拿出煮好的羊肉,做了点小米粥,儿子吃得很香。
饭后,学校有急事,我回到学校加班,十点多回到家看到儿子和他爸爸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心中一阵温暖。儿子劳顿奔波一天,正享受家人团聚的快乐。不由想起儿子小时候的事情。
那是儿子6周岁的时候,我们家在外租房,还没能住上楼房,她奶奶从乡下来看孙子。就住在外间的小床上。儿子晚上一点多肚子疼起来上厕所,我和他走到外间,拿起灯绳刚想拉开电灯,儿子说:妈妈,别拉灯,闪着奶奶的眼睛”,回屋后又过去看了看奶奶盖的被子,伸出小手把被角往肩膀处掖了掖。这件事过去二十多年,而那情那景,印刻在我心间,令我感动。儿子何其敦厚,何其细心,何其孝顺,小小年纪,能想得如此周到,细致,何况在自己肚疼难忍的情况下,难怪奶奶每次说起,眼圈发红,每每说起此事,心中总涌动着感动。
每次回家,不管时间多少,儿子总要回老家看奶奶,这次也不例外,第二天晚上我们下班后一起回到六十多里外的老家,婆婆知道孙子回家,正在家蒸包子,儿子拿起马扎,坐在奶奶身边,和她老人家一起烧火,一起说话,锅底下的火焰映红了祖孙俩的脸,洋溢着暖暖的亲情。
这又是多少钱能买来的呢!
回到家,儿子和我们谈起想利用闲暇时间打工挣点钱。我和他爸爸又开始唠叨起来。在外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能耽误了学习。要是想打工可以,但是不能干重活,还得好好吃饭,路上要注意安全……儿子一个劲的答应。
我们心中其实是很宽慰的。
我们家虽不算富裕,但是生活也还算过得去。儿子却从小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从不乱花钱。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一个月同学花将近一千元,他只花四百元左右。这次在外求学,省吃俭用,也想到了打工挣钱,儿子真是长大了。
周末我们一起送他回学校,到了机场,心中有很多不舍。告诉儿子,我和他爸爸年纪都大了,需要儿子的照顾了,儿子说:“妈,我知道,您和爸爸放心。”儿子在外求学,时间长了,工作忙起来,还真不觉得有什么,但是儿子要是回来住几天,就不舍得让他回去。每次看他孤单走进候机厅,五味俱全,每次看着他的小屋,泪水就禁不住涌出来。可能是年纪大了的缘故吧。
人何尝不是在一次次奔波中,一次次小别中不断长大,丰实人生呢,祝福儿子快乐一生!
爱是可以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