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思绪乱飞,你平静的坐下。
只要你坐下来,思维在霎那间也会向身体靠拢,妥协。思绪和身体就像两个互不相让的拳击手。一方弱了,另一方就处于强势。此时大脑中的念头此起彼伏,有些在退缩,有些在找借口,有些在考虑不相干的事情转移注意力。最好的应付手段就是别管他,用潜意识驱动身体平静的坐下来。仅仅是坐下这个动作就可以让整个身体和心理瞬间平衡,人的大脑无时不刻都有无穷念头产生,就像洪水一样你是堵不住的,唯一的方法就是疏导,用另外一个更强劲有力的目标驱动他,让意念集中在某一个问题上。控制不了思绪,你总可以驱动身体,再让动作来引导思绪。比如拿出手机,打开电脑,在日记本上敲出题目,大脑完成这些简单的指令以后,就完成了最重要的一个步骤——确定思考的方向。顺着这个题目直接动笔,只要开了头,下面的内容自然就流出来,而且写着写着就有思维的快感。
最佩服的是和菜头,他能捕捉到一霎那的念头,然后把一个个的念头定格,就像用手机拍下每一张画面的变化,保存在大脑里。在动笔的时候,就像临摹一样翻开每张画面。把每个念头掰开了,揉碎了给你念叨。尽然也能把来龙去脉讲的一波三折,婉转回肠,听起来都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让读者从文字中感受到作者思维的每一个褶皱起伏和细微裂变。然后眼看着他轻轻抚平褶皱并缝补好缝隙,就像眼看着一个老师傅拿起几片布料,横竖几剪,穿针引线,熨烫边角之后就可以得体上身,看完无不啧啧称赞奇的。当你回头在整理一遍,发现一篇几千字的文字只讲了区区一瞬间的闪念,但是把这个念头的产生缘由,各种假设,纵横对比,发生经过和各种后果都描述的纹理清晰,就像厨师用尖刀在鱼身上一刀刀把肉和刺进行分离,这真是功力。所以当我们写作的时候,可能就是考虑太多而动笔不足,因为一个念头就够我们仔细推敲出一篇鞭辟入里的文章了。重要的不是写什么,而是写不写,怎么写。
我不是心理学家,总结不出高深的道理来论证思想和行为是一种怎样关系。但对事实的感受是思想得以杂草丛生就是因为手头上没有事情做,因而头脑中没有方向,思维没有梳理,想象力疏于伸缩。所以,与其说动笔写作艰难,不如说是困难这种退群的念头驱动了情绪在作祟。到底难无不难是做了才知道了,如果做好了就是被事实证明了的不难。而如果做不好起码也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而不是把这种行动用大脑中的意念替代,进行脑力实验。毕竟一种日更行为最终要体现在持续的执行力上,而不是一场脑力实验。
所以,持续写作不难,只要遵循纪律性,让身体安静的坐下来就好。而难的是对抗大脑中的消极情绪和杂乱念头的干扰。事实上,这些情绪和念头是乐观存在的,因为这是大脑的基本功能之一。因而不要把写作的矛头指向大脑,大脑天生就是感受外界变化,生成情绪和千奇百怪的念头,如果你希望像整理书房一样收拾整齐大脑以后再开始写作,就是舍本逐末。事实上,大脑中的念头你是无法清扫干净,永远无法杜绝的,而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去对抗他,要接纳他,承认它的存在。只需要驱动自己的行为,通过行动引导注意力来思考一个写作主题,有了强大的意识流通过,其他杂乱的念头自然遁形于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