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切地说,是又听了全本。上下班路上。
记得多年前,读中文硕士的妹妹向我推荐阅读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读的时候涕泪交流的感觉还记忆犹新。现在是听的有声小说,新疆的仲维维播的,之前听过他的《女心理师》播的极其好。
过了这么多年,从初读以后,世事浮沉历二十余年了,心理估计已经强大到不会轻易流泪了,可是今天在上班路上,听到最后一节,我还是流泪了。
许玉兰听到三个儿子这么说话,指着他们大骂起来:
“你们三个人啊,你们的良心被狗叼走啦,你们竟然这样说你们的爹,你们爹全是为了你们,一次一次去卖血,卖血挣来的钱全是用在你们身上,你们是他用血喂大的。想当初,自然灾害的那一年,家里只能喝玉米粥,喝得你们三个人脸上没有肉了,你们爹就去卖了血,让你们去吃了面条,你们现在都忘干净了。还有二乐在乡下插队那阵子,为了讨好二乐的队长,你们爹卖了两次血,请二乐的队长吃,给二乐的队长送礼,二乐你今天也全忘了。一乐,你今天这样说你爹,你让我伤心,你爹对你是最好的,说起来他还不是你的亲爹,可他对你是最好的,你当初到上海去治病,家里没有钱,你爹就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去卖血,卖一次血要歇三个月,你爹为了救你命,自己的命都不要了,隔三、五天就去卖一次,在松林差一点把自己卖死了,一乐你也忘了这事。你们三个儿子啊,你们的良心彼狗叼走啦……”
文章不长,文章的最高潮我感觉是在大儿子一乐生病去上海住院,为了救这个并不是亲生儿子的儿子,许三观一路卖着血去上海,路上曾经连着卖了两次血,却因为第二次卖血后晕倒不得不花钱又输血,余华的描述非常冷静,非常独特。他一生中一共卖了11次血,却没有一次是为了自己卖的,全是为了家人,为了儿子们,最后一次打算为了自己卖次血,却被得知医院不要他的血了,他的心中苍凉、悲伤,如下段:
许三观开始哭了,他敞开胸口的衣服走过去,让风呼呼地吹在他的脸上,吹在他的胸口;让混浊的眼泪涌出眼眶,沿着两侧的脸颊刷刷地流,流到了脖子里,流到了胸口上,他抬起手去擦了擦,眼泪又流到了他的手上,在他的手掌上流,也在他的手背上流。他的脚在往前走,他的眼泪在往下流。他的头抬着。他的胸也挺着,他的腿迈出去时坚强有力,他的胳膊甩动时也是毫不迟疑,可是他脸上充满了悲伤。他的泪水在他脸上纵横交错地流,就像雨水打在窗玻璃上,就像裂缝爬上炔要破碎的碗,就像蓬勃生长出去的树枝,就像渠水流进了田地,就像街道布满了城镇,泪水在他脸上织成了一张网。
他无声地哭着向前走,走过城里的小学,走过了电影院,走过了百货店,走过了许玉兰炸油条的小吃店,他都走到家门口了,可是他走过去了。他向前走,走过一条街,走过了另一条街,他走到了胜利饭店。他还是向前走,走过了服装店,走过了天宁寺,走过了肉店,走过了钟表店,走过了五星桥,他走到了医院门口,他仍然向前走,走过了小学,走过了电影院……他在城里的街道上走了一圈,又走了一圈,街上的人都站住了脚,看着他无声地哭着走过去
余华是我最喜欢的作家。现在还犹记得余华的《兄弟》刚出的时候,我刚买到,正逢去济南出差,在火车上读得入了迷,差点错过下车。到了那里在旅馆里也是捧着读,废寝忘食,任眼泪流了干,干了流,一起的舍友还以为我这人神经不正常呢。
当你意志消沉、厌倦工作、感觉人生没滋没味的时候,建议去读读余华的作品吧,特别治愈系,“一念温情在,何恐世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