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时代早已唱响了号角,纵使互联网+是一种必然,大势所趋。而现状是,绝大多数的企业,渴望拥抱变化的企业,却并不清楚,这里的坑在哪里,然后东冲西撞,原地打转。
三打哈网想分享些互联网+转型的思考与想法。首先,许多传统企业没有做好互联网+,居多是踩了下面深坑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第一、人才不足
在现今一个极富挑战和创新要求的社会,需要有能力、魄力、视野并存,在执行的过程中,又需要坚韧、细致、圆滑的性格,合适的人才对于做创新事情无疑是非常重要。而大多数的传统企业并没有用心在寻找合适的人担任,足以证明对此事的重视与决心。
第二、资源不足
既然要干一件开荒拓土的事情,理应要备足弹药。可现实往往就是领导来一句“要做”就再也没有下文了。正所谓一碗水倒在地上,是不会让一亩地的庄稼喝足的。
第三、认知不足
对于企业来说,互联网+项目不小、不大。既不能交给一线的员工全权负责,也没有必要让一个副总裁直接引领。谁管着这件事的进展和决策,决定了这件事是直线前进,还是原地打转,是登上顶峰,还是跌入悬崖。主管项目的人对互联网+的理解,对公司业务转型的理解,于项目成败而言至关重要。
第四、配合不足
经历过传统企业的人都会知道,互联网+不是一个独立的项目。它需要公司各个部门的配合,打通合作流程和数据,才能够形成一个产品闭环,才有机会真正实现其效果。寻求合作的时候,屁股决定脑袋的现象开始凸显了。
第五、设计缺失
这里说的设计主要是互联网服务(产品)的形态和价值设计。设计缺失,带来的是效果惨淡,进而无法让项目在公司战略发展中,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
以上说的5点,普遍发生且是持续在发生,这对于传统企业的互联网项目,可谓招招致命。
剖析完原因,我们来浅谈下如何解决。下面同样总结了5点。
第一、必须认清互联网的本质与核心特点。
互联网的本质是一种能够将各种信息形态进行呈现和传递的工具。而互联网的核心特点是跨时间、跨空间。所以提供功能和服务的时候,一定要解决空间距离和时间跨度的问题,否则这个能力,一定是降低效率的伪需求。
第二、必须想清楚要做的事情。
如何想清楚?最好的方式是找人才,专门研究,实在不行,找顾问,而顾问一定要靠谱、且能够跟进执行。否则,纸上谈兵的事情。想清楚的意义在于需要明确我们要做什么,能做成什么样的,需要耗时多少,分配多少人力。一旦明确,不轻易变动。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谨慎。
第三、术业有专攻,需分工合理
现在的时代做事情靠的是团队,而不再是一个人在闭门造车。需要转型就需要懂得寻求合作与帮助。遇到瓶颈的时候,需要对方的科普和沟通,让其了解行业、企业的情况,去得到对方的思考和建议,最后经过自己的消化和决策,得到业务模式、合作模式。
第四、全体系推动,关键时刻给力
一个项目所涉及的体系很多,做好准备给予配合很重要。在关键问题和关键节点上,领导要站出来沟通,扛起大旗,让合作部门也一起扛这面大旗。这是一个不断“踩坑-填坑-踩坑”的过程,一两年的时间内,这个循环不会停止。
第五、合理的人才标准
理论再好,终须有人执行。而选择执行的人十分关键,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所需的人才:1.互联网人,产品功底过硬;2.灵活勤思,不思维定势;3.学习能力强;4.对传统行业有概念、有敬畏、有热情;5.有大局观;6.有较高的情商。
我相信能做到这些,企业进行互联网+项目成功的脚步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