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涵涵的老师发了一段视频给我,是孩子在午托时不能安静地在座位上睡觉,我看到的是孩子一直坐着不睡觉但是也没有离开座位。在我看来是孩子进步了,我知道老师是好心为我着急,涵涵的这个行为对老师来说肯定是头疼的事,我想了好久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老师,最后我道歉,和老师说会等孩子回来我好好管教他。
我想着这件事情,翻看着深耕资料,看能不能在这两天上课的内容理找到答案。从结果推原因,再推出我该怎么做。孩子不停动的原因套上杨老师的逻辑性错误,孩子表现的顽劣是孩子为了逃避良知的审判,孩子不停下来不停的动,是不是也是在行动上通过不停的动,让自己不去思考该思考的事情,让自己挑起事端疲于应付当前应该解决的问题,就算是别人的攻击也给孩子感觉周围有人,进而来逃避孤独,我不知道我这样想对不对,但是我要试一试用这样的思维来解决问题,至少不再伤害孩子:1、要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让他对他所做的事情预先宽恕。2、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让孩子从他的小逻辑里跳出来,3、正常之变,找出孩子这种行为的合理性。理出了这些思路,之后就是怎么操作的事情。原则不再伤害孩子,我不去指责,挑剔孩子,老师说孩子在学校多动我就要回来给孩子加码,对孩子批评,这不就等于我又叫出了孩子的良知,让良知来审判孩子,让孩子用语言用行动解释他有理来逃避良知的审判,降低了他的自我价值,我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把自己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告诉孩子你错了,我不能这么做。我要把孩子的行为合理化,通过表扬鼓励增加他的一点点价值感。目标定下来了,怎么思考步骤我该怎么办?
我翻到潜意识的影响,我不知道我给孩子讲出来,孩子能不能听懂,我不管了我只想让孩子认识到他的这个行为是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我把杨老师课堂上给我们讲的互动环节用笔给孩子画出来,讲给孩子听。告诉他他的这些行为是正常的。我还得找到能跟他达成有效沟通的视域融合区域,从这里开始让他接受我所说的观点。从进步开始说起,这是他高兴的地方吧,这也是事实,和去年老师跟我发的视频的对比确实进步了很多。我要用爱和友谊来抚慰孩子的孤独。
下班之前删除老师和我微信对涵涵不好的评价,见到涵涵跟他说:
我:妈妈今天特别高兴,妈妈看到你的进步,掏出手机打开视频给他看,你已经坐着座位上不再跑来跑去,老师还说你很好很热情。你告诉妈妈你是怎么做到的。
涵:哦,这个呀,我在和马同学在说话。
我:说话也很正常,但是你不跑来跑去了,我就很惊讶你是怎么做到的,这两天在广州上课杨老师给我们示范了为啥有的人一直是一个模式做事的,有一天他就是知道了不应该做这件事,但是他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还是会做着原来的事情,就像你老师去年给我发的视频,我就以为你动来动去才是正常的,不是你故意要动的,而是你的记忆中储存着无数个你做着同样动来动去的动作,你动了就和他们一样了,正常,但是你不动了就等于让他们没办法舒展,不听他们的指挥,肯定会跑出来给你吵架的,最后如果现在的你不够强大就会被他们裹挟这变成他们的样子,你就动来动去的。我刚刚觉得我懂了你为啥要动,这不是你想动的,不是你故意给妈妈添麻烦的,故意给你们班捣乱的,你就进步,本来我也学了些杨老师的方法准备和你一起实践的,你无师自通哦,聪明宝宝。如果你会了,妈妈就不把杨老师说的故事讲给你听了?
涵:你说你说。
我:杨老师说现在的你就是打入国民党部队的共党分子,你在国民党的部队里现在说话没人听,还必须得听他们的,你也没办法反抗,但是不等于你没有事情做呀,偷偷收集情报,利用一切机会给共产党传递信息,还可以策反国民党里面的一些不顽固的分子,当共产党打过来的时候,你可就不是单独作战了哦,有一群共产党人和你一起作战把国民党给制服,你不就胜利了?我的理解是你现在的脑海里存着很多个喜欢动的涵涵,现在不想动的涵涵就那么几个,你现在不想动了,那些要动的涵涵就跳出来和你吵架,让你动,没办法,你就先听他们的,让你动你就动,但是幅度小一些,他们让你跑,你就走,让你走你就动动脚,动动手,趁他们不注意就安静地听现在不想动的自己的指令,时间久了,想安静的涵涵就会比想动的涵涵有力量了,你就成功了。不着急,
就是你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行了。
我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我说的涵涵能听懂多少,但是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提纯爱,用爱和友谊抚慰孩子的孤独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