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逢季节交替之时,就会控制不住的心情急躁,我猜测可能是“换季综合症”?但我实在不愿意承认自己又多了一个毛病,所以尽量调节自己的情绪。
众所周知情绪是完全可以调控的,为了理智的缚住自己,打算整理一下去年所看的书籍,从中选了四本书分享给大家,希望可以对上你的口味。
【关键词:底层 生存】
和前一阵朋友圈刷屏的《一个北大毕业生决定去送外卖》文章略有不同,这本书更多的是作者前身讲述多种底层生活和周遭其他人物的底层生活,真正的迫于生计生存,不是寻找人生、工作、另类,不是说深层次的精神思考较少,而是将你所未真正见过的底层生活娓娓道来。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猜想:如果人生有一个重新开启的按钮,那你会不会按下它,借此来改变你的人生轨迹呢?
要我回答,那必然是希望的。我不止一次猜测过,如果不在现在的环境中,能够重新进入一个新的生活圈,那我的生活是不是会不一样,虽然深知我没有办法立即适应、融入到一个新圈子中,但时常又对自己当下生活不甚满意这种状况,时不时让我抱有幻想。
如果,你和我一样,对现在的生活有一点厌倦,对假想的“另一个圈子”抱有跃跃欲试的期待,那么你可以像书中的作者一样,重新打量一下自己,赖以生存的技能到底是什么。
抖音上裸辞旅行做自由职业的人真不少,看到他们毫无负担的脸,还有他们奇异轻松的旅行,无一不在刺激着你的肾上腺,但是刺激归刺激,我们还是放下手机一起审视自己吧。
【关键词:爱情奇怪的女人】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意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杜拉斯《情人》中这段话似乎很受恋爱中的痴男怨女待见,大家认同这段话如同真理,信奉爱一个人就是无论她变成什么样子都会一如既往的爱她。
可是,爱傻笑的小孩子是她,忧郁的少女是她,忧伤的年轻人是她,性格乖戾的中年女子也是她,耳聋的老太太都是她,她的整个人生变成活生生的五个人站在你面前,她们是同一个人又不是同一个人,那你还爱她吗?
《玛格丽特小镇》讲述了一个奇妙温暖的爱情故事,它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魔法,我们会衰老直消失,但我们应该坚信,爱情可以永恒。
万物复苏的春天,兴许会让你冬眠的心一同苏醒,恋爱前,不妨读一读这本书吧,有可能你日后遇到的某一个人也是一座小镇。
【关键词:信仰 自我】
电影是很早就看过的,观影时笑中带泪,一边被温暖着一边又痛苦着,欢快的氛围和明亮的色彩让松子的人生有一种奇妙的分裂感,明明是是遭众人嫌弃的松子,明明是极度悲惨的一生,可她一直追求梦想,一直勤奋的奔跑着,有着闪闪发光的优点。
电影时隔很久才看了小说,《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全书逻辑感极强,从松子和其侄子笙两个视角交叉叙事,在读这本书时,你完全就是笙,在阅读之前你和松子是陌生人,因为死讯寻访和松子有过交集的人们,逐渐拼凑出松子的一生。当我们愈发接近她,就愈发想知道得更多,不知不觉中,你的内心或思想的某一处被松子改变了。
现代人是缺爱的,说白了就是缺少安全感,金钱的爱、家人的爱、伴侣的爱、朋友的爱,我们艳羡他人,模仿学习,努力为自己争得多一点的安全感。
松子也缺爱,希望多一点来自父亲的宠爱,奈何父亲眼中只有妹妹,于是想要被爱的种子便生根发芽,她本是一个善良、聪慧、漂亮的女人,但也是一个“缺爱恐惧症患者”,她的讨好型的人格,让她不断养成因为惧怕直接了当说出真相,掩饰、撒谎、拼命取悦他人的心理。
失去自我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你明知道死路一条,也要为了爱飞蛾扑火;明明看得到最后的结局,也要固执得继续往下走。而这就是松子,她被嫌弃的一生,一手酿造的苦酒,然后一口接一口的饮下去。
【关键词:趋势 管理 思考】
《无国界的世界》首版是1990年,即使在20多年后的今天读来也不过时,作为最早论述全球化的人之一,大研前一提出了“无国界管理”这个概念。虽然这本书中许多想法和方案是以日本为背景,但对当今中国仍有重要参考价值。比如:本币升值问题、跨国并购问题、异地合资问题、公司核心价值观问题、政府在全球化时代的作用问题等。
时代的快速崩裂让社会进程不断加快,导致众人无法躲过的漩涡是——焦虑。从小孩子到年轻人还有挣扎的中年人,甚至连垂暮老人都在焦虑,上什么辅导班,进什么公司,赚多少钱还贷,买什么保健品。
这时候,一旦有一个成功例子的声音发出来,一众人便会蜂拥取经。纵观现在许多年轻人,很容易像“对的”看齐:哪里发言说话的人多,便拥趸站队,听不得他人言语;要么就是以自我认知看待所有问题,不加分析缺少全局观,妄下结论;被各种情绪主义操控,感性冲动永远是对的那一方,自己也永远是对的那一方。
沉下心来太难了,因为有千万种方式让你无法独立思考,喷薄而出的文章,有趣又“说得什么都对”的短视频,好笑又好玩沙雕表情包,明明只是要拿手机看一下时间的你,却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你的思考时间被这些吸引,你的独立想法被这些洗脑,然后你发现,自己很少质疑,开始觉得很东西好像就是这样,好像也不是那样,但是逐渐丧志了想要去了解和认知的兴趣;好像什么都有意思,有好像什么都没劲。这本书适合刚提到的人,希望你重拾独立思考的自己。
最后以——「比目鱼的说话方式,不,世上所有人的说话方式,都像这样绕圈子,既朦胧暧昧,又有种想要逃避责任似的心理,总之,复杂的耐人寻味。」
太宰治的这段话来结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