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合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喜欢这个节日还是从辛弃疾创作的《青玉案·元夕》开始的。

那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知道勾起我多少曾经的回忆和美好。在寂寥的长夜,迷离了我的眼睛;痴醉了我的心魂,可见古诗词的魅力所在。

当我学会作诗填词后,一直对《青玉案》这个词牌喜爱的心念不忘,也试着填了好多首,今天且呈现自己觉得还略能看得过去的四首。


青玉案·冬忆
当寒波动鸳鸯瓦。又费想、愁移那?
三载相思凝一把。
赤阑桥上,黄昏月下。风里空抛洒。

吟灯孤映无人榭,重展君题旧罗帕。
心盼江南春若画。
云儿也罢,燕儿也罢,定叫捎来话。

青玉案·春运
年关在即寒将去。但仍见、琼花舞。
虽是熙熙繁闹处
满心欢喜,一车期许。春伴归乡路。

远方风卷天涯暮,应有双亲小村伫。
老院已开梅几树。
那杯腊酒,那轮冰兔,皆为团圆布。

青玉案·元夕
春寒恻恻环南浦。抹云躲、山屏处。
帘卷金钩遥远暮。
一江明月,半城闲绪。纷曳相思渡。

楼孤久已风成主。红豆长拈背人数。
元夕夜吟君旧字。
提鹦鹉笔,忆横塘路。泪洒黄金缕。

青玉案·深秋遣怀(新韵)
东篱独有寒英笑。惟意绪、樽前扰。
霜色何攀人黛老。
征尘久伴,鱼书迢杳。诗更吟来少。

雁声频唳王阳道。回望蓬门遍凉草。
犹忆六桥秋静好。
红绡手舞,绿汀月照。歌采青菱角。

青玉案,词牌名,调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又名《横塘路》《西湖路》。

再贴一个《青玉案》这个词牌名有意思的争议。

《青玉案》作为宋代著名词调之一,由来已久,但从名称上分析,“案”的含义历来争议较大。有一种看法认为“案”为古“碗”字,为今之“碗”一类器物;一种看法认为“案”为古时有足之盘,综合各类史料和文物考证“案”一字的含义应为盛食的托盘。

从这个考证来看,这个“案”让我错误地一直认为是古代家里用的桌子类型的,根本与“碗”不沾边。

但如果真把词牌名换作为《青玉碗》,虽然好听点,却感觉稍些柔弱,没有《青玉案》的名字显得苍劲有力,古朴典雅。

《青玉案》虽调篇幅精悍短小,但情感的表达比较质朴独特。既能表达缠绵悱侧的感情,亦可以表达仕途之沉浮,非常符合各种阶层的审美诉求,深受许多文人墨客的喜爱。

所以,从词调风格的综合性来看,这个词牌在宋金元词坛众多词牌的延续中,才能经久不衰、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最后祝简友们元宵节快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