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今天学习了吴伯凡的表面认知和后台认知。 可以将之前学习的很多概念串联起来。
一个手表, 在表盘上有3个指针,和一圈数字,这样就能计量时间,非常简单。决定表走的好不好的,其实是表盘背后的部分。
感
一个面试故事
大四快要毕业的时候,我们一个班级参加了一个面试,当时一个同学觉得自己Windows 很熟练,想要应聘Windows 管理员。 后面一面试,傻了,面试官问他,在Windows上如何搭建一个邮件服务器?
邮件服务器是什么鬼东西? 我平时操作Word , Excel 很熟练,QQ也很熟练,邮件服务器真不懂。
通常我们会误认为一件事情很简单,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表面,而没有看到后台。 我们看到Windows 操作系统很简单,很容易使用,那是因为工程师把复杂的后台隐藏起来了。 让普通用户接触到的,就是一个简单的表面,我们称之为GUI。
基本任何认知都可以分为表面认知和后台认知。表面的呈现,是由后台决定的。
手表走时准,是因为表盘背后复杂的部件决定的,人们看到的是简单的表面, 也要能够看到复杂的后台。 这是一个完整的认知。
思
系统能力
这让我想到梁宁在产品思维30讲中提到的系统能力。 这个系统能力和后台认知是同一个概念。 一个ATM机能够取钱,并不是因为这个铁盒子,而是因为有 现金管理,运营管理,账号密码管理,油墨纸张管理,客服系统,故障维修系统等等后台系统的支撑,ATM才可以呈现取钱这个简单的能力。
梁宁将这个称为 “系统能力” 这和后台认知,其实非常类似。 一个表面,一个后台。
软件开发
软件开发现在比较流行前后端分离,就是前端负责给用户展现, 后台负责逻辑运算。 看似分离,实际上, 前端能展现什么内容, 如何展现,其实取决于后台的设计。 举一个例子,比如在网页上实现一个简单的聊天系统,新的消息如何展现在页面上? 一种方法是后台有消息就通知前台, 另一种方法是前台每隔2s刷新一次,向后台要数据。 后台如果不提供消息推送,前端就只能展现成2s刷新一次的样子,并且会有消息延迟的问题。
知行合一
表面认知和后台认知 与知行合一是类似概念。 行是知的外在表现, 知是行的内化。
翻译一下,可以这么说:一个人行动表现是什么样子,是由他内在的知决定的,也就是由这个人的后台认知决定的。
就像手表,指针和后台是连接在一起的,就与知行合一一样。
行
- 收集生活中,还有哪些表面认知和后台认知的例子。
- 看看自己在平日里,是否会犯只看表面认知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