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见
还在OICQ那个年代,就认识了一个网友,后来约一起吃饭,才知道他听力障碍在本座城市的特殊教育学院,那时候我们的交流是拿着笔写,和编辑短信,因为时间太久远,已经忘记了细节,只依稀记得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2)重逢
同事的设计部同事出稿视觉很棒,不过我刚入职的时候,内向也不会主动跨项目组去交流,所以比较少遇见他,偶尔去健身房的一次,他带着耳机他冲我喊什么我没听清楚,以为是我放的电视吵到他,就道歉关小的声音。
后来食堂吃饭时,又遇见了他就拼桌吃饭,他指了指耳朵,我才明白,原来上次是一场误会。
这样,隔了七八年的光景,突然与听障的朋友交流又重新回到了我的生活中,现在与过去不同,手机有专门的APP用于听障方面的辅助,诸如“心语”“心声”,分屏之后,他输出,你可以读或者,你讲话,直接语音转文字。
出于对朋友的尊重,和对语言的兴趣,我便买了几本手语书,边练习边请教,这样磕磕绊绊的就可以交流了。当然后来发现手语学习有现成的APP,不过那时候学一页叠一页的啃读,效果还不错。
3)防骗
地铁中经常有打着听力障碍招牌求帮助的人,有时候我不知道要干什么就仔细看看,一般手持的是残疾证或者寻求帮助的说明及二维码,有一次我用手语问对方,“你是真的听不到吗?”,对方虽然有点迟疑,但是用的似乎是自然手语回复了一点信息,我看着对方的眼睛,并不是那种可以识别到的谎言,就准备扫描二维码帮助一下,结果看到的二维码打款金额是固定的20元,感觉有点被愚弄,就摆摆手拒绝了。
有一次地铁遇到寻求帮助的听障人,我我用手语问他,“你会打手语吗?你上过学吗?”对方愣住了,然后绕开我就走了。
4)概念
手语在发展中,具有两种体系,一种是自然的创作,约定俗成,源自地方,或者家庭,能够完成基本的代指和交流,叫做自然手语。
央视的一档寻人节目《等着我》中的一期中,讲述的是一家五口,最疼爱的听障小弟走失,大家大概找了七八年,最后喜获重逢,在家人讲述中,每一个人都口中讲着,同时手上伴随打着不太规范的手语,在他们手舞动的时候,感受到的是一家人对走失他的沉甸甸的爱。
另一种叫做标准手语,国家为了形成统一标准,屏蔽地方手语和自然手语中的歧义问题,对手语进行了规范,形成标准化的手势语言。
标准中国手语一般在特殊教育学校教授,这样听障人群可以与其他孩子一样,从小学习自己的标准手语作为母语的规范,然后从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针对听障人群的特点,安排大学的计算机、艺术或其他技能类的专业,于是很多听障的朋友毕业后,成为设计师、手工艺家、西厨、西点烘焙师等,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曾经看过一篇微博,是讲述一个人遇到了一名听力障碍的美团派送的小哥,每次他会收到短信+app的提醒,通知他无法拨打电话的问题说明,并把餐妥善的放置好。
5)手语的背后
自然手语与标准手语的背后,有时候会带着一些悲伤的东西,现在正在变得越来越好。
曾经因为贫穷或者遗弃等问题,让一部分听障人群没有接受过教育,形成了文盲的结果,不识字,就更难去接触标准手语,这领他们与外界的沟通会变得更少,距自己了解,在我们很多人可能接触不到的地方,国家其实已经做到了特殊人群,特殊教育的服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富强,相信文盲听障人群会越来越少。
6)写在最后
上次路过哈尔滨,遇见了几个谈笑风生,手舞足蹈的听障朋友,因为他们自然手语很多,又特别快,我只看懂了只言片语,却被他们感染。
记得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招募时,兴起手语学习的热潮,或许在我们的生活的另一面,没有接触到听障的人群,当面对他们时,你可能想象不到一群人克服了困难,从小学习读唇语,练口型,记标准语,面对社会,每次面对陌生人,首先要解释一下自己的特殊。
或者你应该学两句手语,这样面对地铁上向你寻求帮助的人,你可以辨别真伪,遇到一个听障的朋友,可以给对方一个微笑,手中打出“你好,祝你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