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一个闺蜜约在读书店里聊天,顺便插个小广告,这个图书店是一位简友推荐的,这位简友很厉害,跑马拉松,看书不在话下,小书店的名字是“北京老书虫书店”。
壹:书店
在去往书店的路上,有各种猜想,是不是像在云南的时候“海豚阿德书店”那个样子,虽然面积小,但是齐全,位置也在一个小巷子里,很有古朴的味道,或者像国家图书馆那样,有气派,全是木质的书架,地板也是木质的,有好多的人,在里面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一进门就能闻到文字的气息,或者是一半是书店,一半是咖啡,还有一半是休闲区,里面有花有草的映衬着,很有文艺气息......各种的想象,在地铁上还忍俊不禁的笑了几声。
因为我有好多书要看,在kindle上不能下载,正能买纸板的书,如果去了书店,可以省去好多钱,把买书的钱用在我在行走的路上也是不错的选择。越想越开心。还有一个开心的原因是和一个闺蜜要见面了,虽然在北京,如果不约起来,半年都见不上一面,人家很厉害,看书,健身,跑步,考试注会,没有一件儿是落下的(突然间我想起来,为什么我认识的不管熟不熟的人,都那么优秀,而我还是那么的颓废)。
到了书店,还是导航过去的,没错就是在一个小巷子里,地理位置很优越,在北京三里屯附近,在书店门口就能看到出名一时的优衣库,还有很明显的字眼“ADIDAS"的标志,进入书店,好热闹,有好多外国人,还有好多小朋友,在中央全是桌子,只有两边是木质的书架,上面的书籍几乎是过期了的,我寻遍了一周,没有自己想看的,和闺蜜先熟悉书店的环境,闺蜜说,我看到好多外国人在上课,给小朋友,我不知道怎么玩,就在闺蜜接听电话的时候,我脱了大衣,就往最热闹的地方看,问题是,老外说话很快,我反映过不来,只有小朋友(年龄大概是4/5岁的样子)很流利的英文和老外对答如流,我楞了,真是不让像我这老人家活了。
小星星的中英文版本的歌唱,老外也是很热情的看着我,那种礼貌而又不失尴尬的微笑,又去了手工的,两位英语老师,教小朋友们做手工,我俩就在旁边看着。算了,也不知道再在说啥,就去了大厅,找了个地方坐下来,开始聊话题。在聊天的过程中, 我是没吃早饭,相信闺蜜也是没吃,就点了披萨和咖啡之类的。总之,这个书店是比较倾向于说话,吃饭类的,而不是专门的看书,倾向于商业化的书店。
贰:聊婚姻
闺蜜刚参加了她的好朋友的婚礼,说很简单的,没有仪式,朋友只穿了敬酒服,但能看出俩人那种幸福甜蜜的微笑,他俩是大学认识的,朋友嫁给了学长,听着,听着,我就想起来好多戏剧化的小说,嫁给了学长,而学长又是怎么的优秀,长的怎么的帅之类的,不过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过日子,也是不错的选择,最起码的是“三观”是一致的,来日方长,后面的日子还很长,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话,怎么能在一起呢,生活给我们的酸甜苦辣,就是时刻的提醒我们,生活是有味道的。
我顺便也说了我姐姐要离婚的事情,最后遗憾的说:我心疼她的大儿子,很聪明的孩子,理科生的料,说话,这么小就有自己的 逻辑思维,到了“大事儿"不紧不慢的说,还等着你的回答,有自己的想法,就是我现在挣钱太少,如果我挣钱足够多的话,肯定让大儿子寄在我的名下,好好的培养。
和闺蜜观点几乎都一致,尤其是家暴这件事情,只有人渣、心理变态、没有能耐的人,尤其是男人,才能做出来这么卑劣的做法。
闺蜜也说了家里安排相亲的事情,闺蜜说:“其实我最排斥的是相亲,当然了,我也相信能遇到合适的,但是这种合适只使用在结婚上面,把男女双方的条件,能看见的条件放在一个天平秤上来衡量,如果平衡了就适合结婚,不平衡,尤其是女方稍微低点,到了男方家里开始受气,这就是门不当户不对的。”我突然间想起来,这种称量的方式只是看到父母辈创造出来的价值,家庭背景,甚至是家产多少,人怎么样,看到的人不是人品的人,而是父母辈的人,孩子后期的环境造成什么样子的人品中间前线的人一概不知,在称量这个环节,忽视了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对未知的世界,两个孩子能创造多大的价值,不知道。如果远在大城市的你,一心想着相亲来找,我觉得,成功的概率很低。
叁:我永远不相信这世界上存在单纯的人
关于这个观点,不管是从闺蜜、朋友、父母那里听到的,还是我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我不相信,世界上存在最单纯的人,如果说某个人善良,或者某个人单纯,只能从某个角度来说明这个观点,说明她(他)在这个领域里比较慷慨,在另外一个领域里未必有你好。
如果看到一个人,毫无杀伤力,那你就小心了,说不定你会被他玩弄死的。这个是真事儿,关于经过,我也懒得说,毕竟我在这方面比她善良,比她单纯。
好了,专心工作了。